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福彩3d开奖直播 - App Store

稀有野蘭採集專家 熱誠奉獻的事蹟

--深入菲律賓雨林尋訪珍奇野蘭芳蹤紀實
Michael Wolf  翻譯:黃凱熙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我與野蘭採集專家Ravan Schneider深入雨林後,他問我:「你聽到山林中傳來的電鋸聲了嗎?」此時我倆屏息聆聽,並專注的凝視神秘的叢林深處,企圖找到聲音的來源。Ravan接著說:「如果我們能找到伐木地點,那就太好了!只要有人繼續伐木,我們就能循著電鋸聲找到他們。」

深入雨林 尋蘭芳蹤

我和他約定於清晨時分,在海拔約400公尺的雨林外圍碰面。Ravan和他的菲律賓同伴,共乘一輛摩托車的出現在我面前。

林間傳來的電鋸聲,通常都是非法盜木者所為,這些震耳欲聾的嘶鳴聲,對喜愛自然寧靜的人而言,真是一大折磨;但是對Ravan這樣的野蘭採集專家而言,卻是此行振奮人心的助力。

Ravan當然也喜歡樸質靜謐的山林,而且參天巨木遭到砍伐後,也意味著蘭花的自然生長環境又減少了。但另一方面,在此處非法的盜木者對Ravan而言,反而成為他找到珍稀野蘭的貴人,因為剛砍伐下來的巨木上,往往還有存活的蘭花,攀附在靠其生長的樹幹上。此時,也是Ravan得以靠近蘭花,拍攝絕佳的放大靜物照片的好機會。

Ravan和助手Josephine似乎已為這趟山林尋花之旅,做了萬全的準備:有必備且充足的食物和水;穿上專用的登山靴;劈荊斬棘的開山刀和防水蛭的專用襪。

Ravan之前已經警告過我,會有被叢林中常見的小水蛭,攻擊得體無完膚的危險。所以我也穿上事先準備好的長襪套,完全包裹住我的慢跑褲,以確保沒有皮膚暴露在外。

隨著我們朝更高、更遠的深山挺進,四周景緻從原始森林區變成雨林,蘊藏在其間的豐富動、植物生態,心醉神迷的讓我誤以為走進了另一個迷幻世界。大自然偉大的力量,讓我產生無限的敬畏之意,從而忘了無所不在的水蛭威脅。

我們如同童子軍般的依循電鋸發出的引擎聲,輕易的找到通往盜木者和拉運木材的水牛的方向。

約三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伐木地點。Ravan喜出望外的爬上傾倒的樹幹上,使用他的微距攝影鏡頭,拍攝和記錄他所發現的野蘭資料。Ravan在採集野蘭樣本時,總會攜帶數個專用的攝影鏡頭,以便在不同的拍攝需求時派上用場。


野蘭研究專家Ravan(圖中攝影者及右下),深入屬東民都洛省的菲律賓最大島波賽羅拉雨林中,探訪原生野蘭的芳蹤。(攝影:Michael Wolf/大紀元)

探訪珍稀 守護美麗

截至目前為止,Ravan已在他居住的波賽羅拉(Puerto Galera)島上山區,大約3.9平方英哩的範圍內,發現了近188種不同類型的蘭花。而有高達三分之二的蘭花,是屬於攀附樹上生長的種類,其餘的則是地上生長型。

Ravan告訴我說:「蘭花是一種非常敏感嬌貴的植物,它一旦離開特殊的生長需求和環境時,就會馬上枯萎和死亡。」當然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當它攀附生長的原生樹木,被砍伐傾倒之時。所以,Ravan不僅是從樹幹上採集蘭花回家研究而已,他同時也在設法救活這些可能失去生命的美麗植物。

出生於德國的Ravan,在未遷居至菲律賓時,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蘭花迷。他在德國聽朋友首次提到波賽羅拉的美麗小鎮後,就毅然決定到此居住,從此展開他與蘭花的不解之緣。波賽羅拉位於菲律賓的東民都洛省(Oriental Mindoro),距離首都馬尼拉大約有3個半小時的車程。

畢生奉獻 堅持理想

儘管Ravan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但他依然樂此不疲的在海拔約1,000公尺的山區巨木間,探尋原生的稀有蘭花和其他種類的植物蹤跡。部份已被發覺的稀有蘭花,已風靡了整個民都洛省,甚至是流傳至菲律賓境內各地。但當地雨林的蘭花種類繁多,還有許多不知名、不曾問世與沒有文獻記載的野蘭品種,等待著專家去研究和發掘。

Ravan至今已發現了六種沒有文獻記載的野蘭花,這些蘭花理所當然的繼承了發現者的姓名,以他的名字命名入冊,例如Dendrobium ravanii蘭花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讓新發現的蘭花列入正式的文獻記載,Ravan必需拍下蘭花的自然生長環境照片,再把採集到的植物標本和全球各知名大學,如荷蘭萊頓大學或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的蘭花記錄進行比對,以確認他發現的蘭花為新品種。

Ravan表示,他對典型的花園植栽蘭花,也就是雜交培育出來的觀賞花不感興趣,他僅對原生的野蘭品種著迷。Ravan認為原生蘭雖然不像園藝培育蘭花那樣的花團錦簇,花朵繁盛碩大,但大朵花卉並不是唯美的代名詞。相信只要就近欣賞過原生蘭花,就會深深的被它巨大的自然生命美感所憾動。

Ravan因採集發現多種新品蘭花後,已成為全球蘭花和毬蘭(hoya)植物愛好者間的名人。《菲律賓的蘭花》(The Orchids of the Philippines)一書的澳大利亞作者Jim Cootes,就是其中一個因慕名而認識Ravan的人。他倆已計畫在不久的將來,編輯一本北民都洛省的野生植物導覽手冊。

Ravan並沒有靠採集稀有野蘭來某取生活所需,他在雨林從事這項保護珍貴蘭花的工作資金,皆是自掏腰包的用他微薄的退休金來支付。

我問他是否曾考慮加入專業組織,結合他的個人喜好專長,以換取自然研究的資金。Ravan樂觀的回答:「有何不可?」

想與Ravan聯絡,可透過以下的郵電帳號:
ravan.schneider@gmail.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六日電)台灣原生蘭花植物「紫苞舌蘭」又名紫蘭,花形美麗、觀賞期長達一個月。花蓮農改場今天指出,在園藝栽培管理下,花朵數可超過三十朵,每次可同時開出五至八朵花,相當適宜做為盆花和庭園花卉,為生活空間加入豐富的色彩。
  • 組圖:布朗士植物園蘭花展
  • (大紀元記者陳勤台灣台南報導)蘭科植物園耶誕蘭花天使茅慈姑蘭盛開,茅慈姑蘭來自尼泊爾,花香濃郁,引進台灣已20年,每當歲末是舞動花展現圓舞曲的展期,因蘭科植物園的開幕特別高興,花梗 200以上超過花朵超過1000朵。
  • 黃乾成,本名黃宇立,1959年生於嘉義六腳鄉蒜東村,曾任小學校長,也曾在嘉義大學與南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於水墨畫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教育是一個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工作,可以讓我溫飽,但不會讓我成為富有的人。我們講的春風化雨,教人的一個工作是積德,但最重要的是,讓很多人成就自己。」
  • 1964年開業的美姿華攝影室,距今已一甲子的年華,隱藏在香港仔大道一棟不起眼的唐樓內。老闆陳崑泉老先生(陳師傅)如今已經92歲,只要有客人預約拍攝,他就會從屯門的住家,途經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長途跋涉來到香港仔店面。
  • 「我從來沒有在歐洲見過貔貅,當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影片時,就讓我印象深刻,我就嘗試去聯絡冒卓祺師傅,想跟他訂做貔貅,就這樣我跟貔貅聯繫在了一起。」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市唐人街開設武館的武術師傅Ronald Galland(江漢利)說道。去年12月,他專程攜同妻子與7名徒弟赴港拜師,親身學藝,今年8月11日,在他70歲的壽宴上,首次公開舞貔貅,將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貔貅文化帶到歐洲。
  • 中華文化總會今天(20日)發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記錄台南黑糖製糖師以柴燒古法煉糖的故事,找回台灣的「甜蜜」記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