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招生政策

柏林學生「中考關」如何過

【大紀元2011年01月24日訊】在中國,考試就是生活的影子,考初中、高中和大學被稱為三大考關,現在某些幼兒園和小學也要考試了。其實全體中國人都在被考,也在被「烤」,因為不是自己考,就是自己的孩子、孫子考。上了大學可以鬆口氣了,但是數年後自己有了孩子了,考試又像影子一樣粘了上來。

柏林教改後的學制和中國相似,共12年,小學六年,只有少部份學生在四年級後就轉入文理中學。2月7日起,六年級孩子就要填寫上中學志願了。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柏林孩子「中考關」如何過。

• 沒有中考 只有平均成績

德國沒有中國小學升中學的那種一錘定音的畢業考試。柏林小學只給出五年級下半學年和六年級上半學年的平均成績,其中德語、數學、外語和自然科學這四科成績要比別的科目重要,都按雙倍成績計算。另外還要評估學生的能力,如學習持久力等。小學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成績和能力給出書面建議,是上文理中學還是普通中學。這個推薦信也是要呈交給中學的。

• 中學選擇學生的標準是甚麼?

主要看小學最後兩年平均成績。有的中學還要進行測試,有的要在群體活動中看學生的能力,有的是單獨面試。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重點科目,比如自然科學、音樂等,面試時就會看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或是否重視音樂方面的活動。

• 學校位置少,報名人數過多怎麼辦?

學校先根據自己的標準選擇60%的學生,一般是看小學成績。之後考慮那些去其它學校上學有困難的孩子(Haertefall),比如單親母親要全天上班,孩子需要整天呆在學校,而附近只有一所學校提供這樣的可能性。或者孩子有殘疾,附近只有一所學校提供給殘疾孩子的班。這樣的孩子的數量不得超過全體錄取學生的10%。最後30%的位置抽籤決定。

• 學校選擇學生的過程是否透明?

學校必須公開選擇學生標準。柏林教育局將檢查其標準是否合理,如果教育局對其公平性有疑慮,就將具體問詢學校為甚麼收取這個孩子,而拒絕那個孩子。在拒絕通知書中,學校也必須寫出拒絕理由。

• 上普通中學(Sekundarschule)是否意味著畢業時無法得到文理中學(Gymnasium)的畢業文憑Abitur而無法上大學?

不是。普通中學裡的學生最後也要分流,一部份上職業學校,一部份考Abitur,之後上大學。比如一家柏林普通中學在招收六年級學生時,有20%的學生持有小學老師開具的上文理中學的推薦信。最後30%的學生取得Abitur文憑而有資格上大學。而上了職業學校的日後也有可能補習文理中學課程而上大學。

• 小學老師建議上普通中學,是否不允許申請文理中學?

得到普通中學推薦信的孩子也可申請文理中學。如果申請人多(幾乎所有文理中學都是申請人多過錄取人數),那麼最後的30%的錄取位置是由抽籤決定,所有報名的孩子都有機會。但很多德國父母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孩子因文理中學學習壓力大而心情不愉快,從而對人格成長有負面影響,而主動將孩子送到普通學校。

• 如果孩子沒有被志願學校錄取,而家長認為錄取程序不公平,應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在得到拒絕通知後的一個月內提出申訴,如果再次被拒絕,可以上告法院。

2月7日到18日之間,柏林六年級孩子報名上中學,可填三個志願。4月4日到8日家長得到學校通知。如果三個志願學校都沒有錄取,那麼區政府必須在5月13日之前根據家長的願望幫助找到另外一所學校,這個學校也可以在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