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輕鬆入睡:輕鬆地呼吸

保羅.果文斯基、亞瑟.史皮爾曼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做個深呼吸,你應該已經很了解這可以幫助放鬆。在高焦慮的狀態當下,你的呼吸速率就像心跳速率一般,都會傾向增快,這些變化都是在危機之時所促發的「戰或逃」反應行為的一部分。

一旦你的心跳開始加快跳動後就不太容易緩慢下來,但透過想像就可以降低你的呼吸速率。現在我們就花一點時間來想像呼吸,作為一個練習,試著將你的呼吸速率緩慢下來。

將你的呼吸速率降低到一個不太自然的緩慢速率,一個你必須要刻意保持才能避免愈來愈快的速率。請以你的鼻孔吸氣,然後憋住氣,慢慢大約數到3,然後再慢慢地由你微張的嘴唇吐氣。

將你的呼吸以3次為一組,在心裡持續默數,每數到第3次呼吸時,試著更深一點地吐氣,將你肺部所有的空氣都吐盡。

接下來要請你做的是,當你維持這個緩慢、穩定的呼吸時,選擇一個簡單的3、4個字的詞句,這個詞句可以像是「我很放鬆」,或是「靜靜休息」,或是任何你可以想到的字句都可以。

這個字句會成為一種象徵,當你數到第3次呼吸且深深的吐氣之時,在你心中默唸這幾個詞句,這是一個有機會可以讓你沉到更深一層休息放鬆狀態的時刻。

放鬆你的肌肉

當你在第3次呼吸深深吐氣,且在心中默唸你所選擇的放鬆詞句時,也是你準備好可以放鬆緊繃了一整天的肌肉張力的時候了,你是在沒有察覺到的狀態之下,於不預期的身體部位累積了這些肌肉張力。

舉例來說,你的眼睛周圍、前額的肌肉可能很緊繃,但除非剛好有臉部的抽搐,或是皺緊眉頭,你才會發現這些肌肉有多麼緊繃。

現在,在第3次呼吸,深深吐氣並默唸放鬆詞句之時,讓你眼睛周圍的肌肉及前額的肌肉都放鬆下來。試著去感受剛才緊繃的感覺,與現在稍微放鬆下來的狀態有什麼不同。

我們並不是說這會有極大的不同,我們並不期待你的一次吐氣就可以用某種方式逆轉所有緊繃的感覺,而是要你去感受更加放鬆,更進一步朝向放鬆狀態的感覺。重點是要能知覺到你的方向是正確的。

一旦你已經很熟練讓自己肌肉完全放鬆下來的技巧,就可以很容易地進入放鬆休息的狀態。這也許要花費一段時間,但你會達到這種境界的。並且不論你將注意力放在哪裡,都會有緊繃的肌肉在那兒等你放鬆它。

例如,你毫無疑問地會發現脖子及肩膀承擔了許多壓力,這些地方是屬於大肌肉群,可以承擔許多的張力,它們一整天必須繃緊、處於僵硬狀態來因應壓力事件的影響。如果沒有任何處置,你就帶著緊繃的肌肉上床,事實上是帶著緊繃的肌肉陪著你睡覺。

我們通常會認為睡眠就是平靜最極限的狀態,肌肉是不會緊繃的。然而睡著並不保證就會放鬆,就如同會磨牙或是夜間腳會抽動的那些人可以痛苦地作見證一樣。

慢波睡眠(如果你夠幸運能夠進入這個階段)就能伴隨著比較明顯的肌肉放鬆,另外在快速眼動睡眠期我們更會失去全身的肌肉張力。然而這些睡眠的階段並不能涵蓋失眠患者大部分的睡眠。

在淺睡時期,或經常被短暫清醒干擾的睡眠,仍有許多時間肌肉緊繃會破壞放鬆的狀態;到了你睡著之後,就失去了適當放鬆的機會了,你白天所帶來的緊繃就會在一旁伺機等待,準備要找到機會破壞你夜晚的安眠。

所以,現在在你第3次呼吸深深吐氣時,心中默唸放鬆詞句,讓你的脖子及肩膀的肌肉放鬆下來。如果你是坐著,讓你的頭頸緩和地前後擺動,讓椅子的靠墊支撐身體;或是你已經躺在床上就讓床墊及彈簧將你的身體撐著,讓自己可以完全地癱在、陷在這些支撐當中,感覺到一點都不想動,很滿足於目前的狀態。

如果你突然分心而忘了在第3次吐氣時默唸放鬆詞句,錯過一個可以再更放鬆一些的機會,你也不用過度擔心,只要持續維持你目前已經達到的放鬆狀態,再等到下一個第3次吐氣即可。

就像是你在擁擠的旋轉木馬旁突然就看不到你的小孩,而試圖要再找到她一樣,你的最佳策略並不是去追著她跑,而是就站在那裡,相信你的孩子會再轉回來。

你還記得當暑假來臨,你終於到了海邊,很舒服的躺下來那種很棒的感覺嗎?也許你坐了一整天的車才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你還必須把行李拉進旅館房間,確定每個人都安頓好了,再揹著毛巾、袋子、冰桶往海邊去,最後你終於在海邊好好的躺下來了。

那裡有濕濕的沙子,當你讓自己完全癱在沙灘上,可以感覺到沙子形成了一個你的形狀就這麼包圍著你,你完全不需要使力撐住,那溫暖的沙子就像是搖籃般把你包圍起來,這時候沒任何事是你需要馬上去做的。這就是我們要你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時重新拾回的感受。

如果我們幾年就能有一次像這樣充分放鬆的假期就算很幸運的了,即使在這樣的假期當中,可能也只有一些時間能有這般完全寧靜的時光。幸運的是,我們的身體記得這個感受,而身體就如同我們的心靈一樣盼望這種放鬆舒適的狀態。

身體不需要海灘才能有放鬆的感覺,可以利用腦袋所想像的,讓我們的身體得以自由、舒適地漂浮在夜晚時分當中。

所以在你第3次深深吐氣之時,讓自己的脖子、肩膀的緊繃感再放鬆一些,讓身體完全陷在舒適的床墊之中,讓床墊將你包圍著,你沒有必須去哪裡,也沒有必須去做任何事。讓你的身體再更放鬆一些,沉浸在更放鬆的狀態之中,這感覺真的很好。

不論你現在注意力放在身體哪個部位,都會發現仍然還有繃緊的肌肉等待著你去放鬆,例如,你的雙手已經忙了一整天,忙著打字、開車、抓握東西、比劃姿勢,工作了一整天了,而你一點都沒關心到它們。現在來做吧!

當你在第3次呼吸吐氣之時,在心中默唸放鬆提醒詞句,讓你的手指頭放鬆,讓你的手攤在大腿上,輕輕地張開手掌,在那當下,你的手也沒有什麼必須要去做的事。將你的身體從頭到腳重新檢視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麼壓力還隱藏在其中。

試著去體會最微小的改變且讓你更加放鬆的體驗,當你讓壓力及緊繃都消散出去了,會發現你覺得自己更重了,你的四肢像是飄浮在水中,你必須要多用點力氣才能動一動身體,但不巧的是你現在並不特別想要動。對你來說,保持現狀不動也很好,即使不想動你也覺得自己很舒服。@(待續)

摘編自 《不再失眠》 書泉出版社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