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 三 历史开奖-中国 最大 的博彩平台-双色球中奖查询 shouye
報告文學

紅水河在呻吟(39)中國最大的土地糾紛案

──雅長伐木場與當地農戶的衝突

二、罰 款

砍掉桐林為了占土地,占土地為了能從土地上賺錢,倘若不用這樣轉彎抹角,既省力省事又省時。罰款分兩類:一類是以「牛馬進入林區」罰款,另一類是以「進入林區開荒」罰款。要是嚴格按照「他們都屬於林區內的農民集體」,甚至菜地、宅基地都屬於林場的土地。只是一類罰款通常是以牛馬進入林場已雇人開墾的那些區域,罰款的數額不是很大,但要討價還價,否則,有時罰款的金額比牛馬的價格還要高,也有時是只要牛馬離村子遠一些就被某些人拉到場部,至於牛馬是否已經進入已開墾的區域,失主從不去勘查也不問個究竟。

一類罰款是一陣風,是「運動」,是「嚴打」,林場組織一組隊員不定期下到各村屯去抓捕,張貼公告要失主交錢贖回。二類罰款情況較為複雜,「四固定」「自留山證」界定范圍攻全屬於林區,劃給那一點「生產生活用地」貧瘠面積又小,有些農戶在上面根本就沒有耕地,政府也沒人組織把那些土地平均重新分配。別無選擇,只有冒險,種了變罰,罰了又種,你抓我就跑,你走我又種,其實林場暗地裏也希望村民去耕種,否則罰款從何而來。可為了證明「罰」的合法性,為了借助司法文書、檔案的進一步確證「這是林區」,也為了體現國營林場的權力,偶爾還是要抓幾個村民去坐監獄甚至判刑。

第一次下村瞭解時因時間倉促,第二次去時沒有人提起罰款,直到幾天後才猛然想起,又去訊問村民,只收錄了以下幾個村屯的部分情況。並且這裏記錄的是事件,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評判是非,不想費筆墨去討論對錯,每一個個案都有其具體的細枝末節,不容易一言以撇之。

「牛馬進入林區」被罰部分的統計



種地被罰林木損失賠償款部分統計









以上資料有些是村民記錄,有些是口述,有些沒有發票,有些有林場開的罰款收據。牛馬「進入林區」被罰款,村民要發票,所罰的數額就大,不要發票時還能討價還價。村民要的是牛馬,那些錢進了誰的腰包無關緊要。

種地被罰的數額大,不開票也可以討價還價,即使開票,發票上的數額不一定就是被罰款的數額。如那成屯的王志忍,2002年1月4日桂NO.1649035收據上(經手人黃家古,收款人王橋永)「因毀林開荒交來損失賠償費2000元」,事實上王志忍當時交給他們的是10,000元,「只要交10,000元就不抓你」,本來不給發票,王擔心他們說話不算數,再三請求才得到那張2千元收據。一萬元對一個農民是個龐大的數字,不過與同村的岑亞傑、岑細可(女)、李氏烈(女)相比,他算是很明智的,因為這三人後來的花銷都超過萬元,並且還被投入監獄好幾個月。

在那混沌的世界裏,林場小幹部們和幹警們有什麼必要廉潔奉公呢?倘若想潔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不是蠢蛋就是要被人笑掉牙齒。那些抱著大西瓜的大幹部們壓根兒就不在乎這些小芝麻。

然而,那些不給百康村想里屯、賴林屯、偉蘭屯開「牛馬進入林區」罰款收據的小幹部們差一點受批評。2002年某月,樂業縣檢察院趕集日到雅長鄉作關於怎樣揭發檢舉的普法宣傳。三個屯的村民們在檢察院當場表態幫他們申冤後把統計材料(表中所列)寫成訴狀交到縣檢察院,「我們還以為這天底下還會有好人,結果呢!他們在臺上說得那麼好聽只是哄哄我們農民而已。」

罰款是林場與周邊村民糾紛的一種結果,罰款給林場倒是帶來一點小利,塑造了一種權威,但不足以體現其合法性,只有通過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以「保護合法財產」去罰款甚至逮捕判刑,國營雅長林場的利益才能得到永久的保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