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靜紐約報導)8月8日(星期日),華僑協會紐約分會在法拉盛文教中心舉辦「台灣人在紐約」座談會,邀請台灣移民胡師功、徐朱留弟、魏十洲、劉艾倫、林美華、孟淳仁等講述創業奮鬥史。該分會會長李又寧表示﹐這是繼福州﹑溫州人在紐約後的第三次座談,希望讓民眾了解台灣移民的創業史。紐約社區報社長施長要主持了座談會。
國際銀行執行副總經理胡師功介紹﹐銀行是社區發展體驗最深刻的行業。早期華資銀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台灣裔的客戶﹐紐約華人商業活動集中在法拉盛、八大道和中國城。2009年法拉盛地區銀行的存款總額高達76億美元,首次超過中國城。2009年紐約市華資銀行的存款總額高達65億美元。由于大陸新移民的大量涌入,華資銀行在金融風暴中繼續成長;緬街中國超市的平均月營業在150萬美元;同時銀行的工作人員大陸籍占70%(2010)。
天仁茗茶總經理劉愛倫女士來美29年,她講述在這個以喝咖啡為主的民族中推廣茶和茶文化的經歷。她說,改變飲食習慣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利用中國茶文化的優勢,開辦茶藝班。她還強調說,在創業過程中,媒體的宣傳起了很大的作用。1994 年綠茶防癌研究報告發表後,紐約時報專門派記者到天仁茗茶中國城門市採訪,並用整版介紹綠茶。第二天有許多人拿著報紙到店里買茶。
達慶聯合會計事務所合伙人和會計師魏十洲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幸運和努力。他說30年在社區舉辦了幾十次免費演講,介紹稅法。
只有初中畢業文化﹐但從小有經商天才的徐氏企業總裁徐朱留弟介紹說,6歲在上海就開始到市場賣東西,9歲到台灣帶著弟弟賣「愛國獎券」補貼家用。1975年到美國,一邊照顧4個兒子,一邊從衣廠拿活回家幹。1979年用省吃儉用的5萬元與人合伙購買120萬的出租住宅樓。 1982年在曼哈頓第五、六大道開餐館,經營日本餐連鎖店。1996年後轉向商業房地產。她說,很多年前她就預測中國城會衰落,法拉盛會繁榮。她現在投資八大道和Kings Highway的商業房地產。她的理念是﹕做事一定要做得最好,才能與人競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