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教材教案

文化課教材(初級):《弟子規》(十九)

見未真,勿輕言;

ㄐㄧㄢˋ ㄨㄟˋ ㄓㄣ,ㄨˋ ㄑㄧㄥ ㄧㄢˊ;

知未的,勿輕傳。

ㄓ ㄨㄟˋ ㄉㄧˊ,ㄨˋ ㄑㄧㄥ ㄔㄨㄢˊ。

事非宜,勿輕諾;

ㄕˋ ㄈㄟ ㄧˊ,ㄨˋ ㄑㄧㄥ ㄋㄨㄛˋ;

茍輕諾,進退錯。

ㄍㄡˇ ㄑㄧㄥ ㄋㄨㄛˋ,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ㄘㄨㄛˋ。

凡道字,重且舒;

ㄈㄢˊ ㄉㄠˋ ㄗˋ,ㄓㄨㄥˋ ㄑㄧㄝˇ ㄕㄨ;

勿急遽,勿模糊。

ㄨˋ ㄐㄧˊ ㄐㄩˋ,ㄨˋ ㄇㄛˊ ㄏㄨˊ。

彼說長,此說短;

ㄅㄧˇ ㄕㄨㄛ ㄔㄤˊ,ㄘˇ ㄕㄨㄛ ㄉㄨㄢˇ;

不關己,莫閒管。

ㄅㄨˋ ㄍㄨㄢ ㄐㄧˇ,ㄇㄛˋ ㄒㄧㄢˊ ㄍㄨㄢˇ。

【註釋】

(1)未:沒有。

(2)輕:輕易、隨便。

(3)的:的確、真實。

(4)非宜:不適當。非,不。宜,適宜。

(5)諾:答應。

(6)茍:如果。

(7)凡:概括詞,指所有的、一切的。

(8)道字:說話。道,說。

(9)重:慎重、穩重。

(10)舒:緩慢、從容。

(11)急遽:急速。遽,急忙。

(12)模糊:不清楚。

(13)彼說長,此說短:指說人是非。彼,那個。此,這個。長,長處、優點。短,短處、缺點。

(14)莫:不要。

(15)閒管:管閒事。

【白話解說】

還沒看清真相之前,不可隨意亂講;還沒瞭解清楚之前,不可隨便傳播。

不該做的事,不要輕易答應;如果隨便答應,做或不做都是錯。

凡是說話,要慎重考慮且態度從容;不可太急太快,不可模糊不清。

聽到別人說長道短;跟自己無關,就不要多管閒事。

【參考故事】

惡語傷人 五百世為狗

迦葉佛住世時,有個少年比丘(和尚)聲音清雅,擅長贊唄(歌詠贊佛的偈頌。唄,bai,ㄅㄞˋ),大家都很喜歡聽。有個聲音沙啞的老比丘,少年比丘羞辱他的聲音有如狗叫,而不知道老比丘已經是個證悟羅漢果位的聖者。

老比丘問少年比丘:「你認得我嗎?」

「我早認識你了,你是迦葉佛時的比丘。」少年比丘回答。

「如今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佛門行儀,全都具足了。」老比丘說。

少年比丘聽後才感到驚恐自責。由於他口出惡言,五百世中常出生為狗。直到遇見捨利弗,才得解脫。

那時有一群商人,前往他國做生意,他們養了一隻狗。半路休息時,狗偷吃了商人帶的肉。商人們發現後,氣恨得爭打這隻狗,狗兒被打斷腿,丟棄在荒野。捨利弗用天目看到這只飢餓垂死的狗,來到狗的身邊,給牠食物,並為牠解說微妙佛法,狗死後投生到捨衛國的婆羅門(印度貴族)家裡。

一日,捨利弗獨自托缽乞食,婆羅門看見了問他:「尊者一人獨行,沒有沙彌(出家受十戒,還沒受比丘戒的男子)隨行嗎?」

捨利弗說:「我沒有沙彌,聽說你有個兒子,可以出家當沙彌嗎?」

婆羅門說:「我有一個兒子,叫做均提,年紀還太小,難供使喚,再長大一點,就送你做沙彌。」

到孩子七歲時,捨利弗又來請求,婆羅門就把兒子交給捨利弗,讓他出家。捨利弗為他講解種種妙法,他很快就開悟,證得阿羅漢果。

均提沙彌證悟後,看到自己過去世的惡口因緣,又看到他前世是一隻餓狗,被捨利弗恩師所救,今世又教他證悟果位,脫離苦海。均提沙彌決定今生永做捨利弗的沙彌侍者,以報師恩。

(取材《賢愚經》)

MP3下載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