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台北22日電)兩岸直航增班爭議在交通部官員表示如果再協商不成,將交由海基、海協兩會「政治解決」後,是否意味著未參與5月增班協商的陸委會要出面善後?陸委會發言人說,沒那麼嚴重啦!
陸委會是政府授權海基會行使公權力的主管機關,副主委劉德勳在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中,試圖代為還原兩岸民航部門在5月協商直航增班時的情況。
劉德勳說,兩岸民航官員在討論每週新增50個航班的過程中,台北松山與上海虹橋對飛14個航班,另外新增北京和深圳各4個航班,「這部分並沒有問題」。
他又說,雙方之所以出現認知上的差距,在於大陸方面主張新增的20個航班要用在廈門或福州,但我方在磋商時卻認為,目前已有近20個航班往返福建,數量已蠻多的,若從實務作法考量,航空公司以後還是會調整營運航線與班次,對方官員在當時也表示沒有錯。
劉德勳指出,大陸對新增福建20個航班的概念與台灣表達的調整操作意見,雖然已有對話並得到默認,加上雙方在現場都說是如此,各自都以為解決了對方的問題,但最後卻少了協議文字調整的共識,因此才會出現解讀和認知上的差距。
他補充說,當時民航局以為說明了立場,而對方在磋商時也沒有表達聽了後沒意見、聽了後帶回去研究或聽後有意見,反而是在過程中默認航空公司可以藉由調整方式,將新增的20個航班吸納掉。
劉德勳表示,兩岸業務主管部門在協商時,不論是口頭或文字,「『確認』是一個重要的步驟」,直航增班爭議就是少了最後釐清確認的動作,才會產生不同的解讀。
他說,兩岸在協商過程中,一定要把雙方的意見做最後紮實的確認,以便於未來協議的執行和處理,這次民航局「可能有一點沒有把它放的太那個.. 」,造成兩岸雙方在媒體壓力下再去做進一步的處理。
代表陸委會說明事件緣由的劉德勳強調,由於雙方主管機關還在持續溝通中,陸委會只是試著做一些補充而已,民航局沒有失誤的問題,只是有一段落沒有做好,至於是不是幫民航局善後?他回答,「沒有那麼嚴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