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你看過果蠅的腦嗎?國家高速網路中心與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將自製的3D影像資料庫,與果蠅的腦神經圖譜做結合,成功以立體影像解析果蠅腦神經的運作模式,架構的3D腦神經資料庫,讓全世界研究人員皆可由遠端自由觀看。
清大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利用所發明的組織透明液(FousClear)製備果蠅腦組織,使用顯微鏡觀察透明腦組織,以擷取完整的單一神經3D立體影像,建構全腦神經網絡圖譜。
清華大學結合跨領域的生命科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研究人員,整合雲端運算技術,架構標準化的3D腦神經立體影像資料庫,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可由遠端自由觀看神經立體結構,這樣的網路展示平台為全球首創。
「果蠅的腦部有十三萬顆神經細胞,其中有許多神經功能受到與人類同源的基因調控,例如:覓食、求偶、高階學習與記憶等等」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張大慈表示,「目前清華大學腦神經研究中心已解析出一萬多顆的神經細胞,預計3至5年內完全解開,進一步研究果蠅腦中各種神經迴路。」
「3D立體影像資料庫提供使用者隨機選取所需資料進行拆解與組合,這項服務是全球唯一的。除了能夠以3D立體的方式瀏覽,得到的影像解析度也比一般的醫學影像提高幾百倍至千倍。」國網中心計算生物小組研究員謝昌煥博士表示,「目前也與國研院動物繁殖中心合作,建構老鼠的生物影像資料;未來還可能與房屋建造、交通工具等相關單位合作,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張大慈也提到,「在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上,損壞的神經細胞可以被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比較患者使用藥物的前後變化,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將會更有效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