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當妙媽】用感恩化解矛盾

陳彥玲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焦急的聲音,麗芬媽媽是朋友介紹跟我聯繫的,她說:「我的孩子上大學了,原來以為上了大學就會好,沒想到更糟,我該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在我回台近20年的歲月中已經數不清被問過了多少回。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具的發達,家居生活越來越簡便,連一日不可或缺的餐食也已經可以由街坊角落的餐飲店完全取代了家裡的廚房,孩子們動手做家事的機會也因此大量的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的才藝課程與電視、電玩,生活上的過度便利已經消弭了孩子的感動與感恩。父母的叮嚀也成了耳中的囉嗦,親子的信任關係打了大折扣。

這個就讀過國立大學的孩子──建文只要沒課在家,不是電腦就是電玩,對父母的態度極度的不尊重,沒了為人子的孝順,也傷了父母日漸老去的心情。從麗芬的心情故事裡,讓我聽到了麗芬的好強與無奈,於是我安排了跟麗芬夫妻喝下午茶。

瘦而黝黑的麗芬,兩眼犀利的述說著她的氣憤。相較之下,身旁的先生──勝治,卻透著一股長年積累的灰暗無奈。麗芬說她終究承擔不了公婆的情緒與長年生病的情況,最後搬出來獨住。又因為教養孩子的觀念與公婆不合而常起口角,更氣憤先生不夠支持自己,常讓自己獨撐大樑,做了超乎體力的家事,終於氣倒也病倒了。

「啟動大腦的活力在於欣賞別人」,我舉了許多腦科學的研究來讓麗芬夫婦了解這句話的實效性,看著他們彼此微笑了起來的神情,我對他們說:「一個成功的結果也往往來自於積累的一些小小的成就。」因此,我邀請這對夫妻練習畫出對彼此感謝的卡片。麗芬跟勝治猶豫了一下,看著我對他們充滿信心的滿臉笑容,鼓起勇氣拿起畫筆放開了心胸,一筆一畫的灑下了彩虹繽紛般的感謝。

「說說看要用這麼美的卡片感謝對方什麼?」才聽我說完,麗芬已經淚流滿面了。心中有怨懟的人能流下感動的眼淚是原諒的開始,我趕緊抓住這個良機,鼓勵她說下去,於是夫妻二人說出了十幾年來從不再提及的感動與感謝。勝治原本被麗芬批評的懦弱,其實是一種值得感謝的平穩,假使沒有這份穩當,整個家早已分崩離析。麗芬的好強,其實也是勝治心中最感謝的依賴。就這樣這對夫妻的良言善語化解了多年來的對峙,學會了凡事先退一步為對方著想,先看對方的優點,既給了彼此空間,也成了默契十足的好夥伴。

他們帶著欣賞別人的心情與我道別,我們約好了,下一次見面時,他們得說說他們對孩子、父母的欣賞與實際行動。果其不然,一個星期的試驗之後,這對夫妻成了連孩子都敬佩的父母,建文也跟著爸媽一起來喝下午茶了。在西窗的夕陽紅霞下,我目送了這家人離開,他們將再度以親密而輕鬆的腳步跨出大步、面對未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身為三個孩子母親的我,有非常多的機會當上家庭法官。但是,不論結果如何,總會有小孩覺得「不公平」。這不在孩子的心眼大小,而在我的基點恰不恰當,畢竟我是母親。在孩子還未成年的時候,父母角色的功能是永遠無法用朋友的內涵來取代的。
  • 後來我轉念一想,長久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就將女兒勸我的話,寫下來貼在電話上......
  • 現在孩子們的物質享受普遍不虞匱乏,但也因此而常常不愛物更不惜福了。孩子不但不缺衣服,衣物散落四處是許多媽媽的煩惱,常常是一邊幫孩子撿衣服一邊皺著眉頭的嘮嘮唸唸。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悲傷情緒反應,並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