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內聖外王、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

靈兒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1日訊】岳飛,字鵬舉,南宋軍事家,中華民族英雄。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早年,以沙為紙,以(樹)枝為筆,以(枯枝樹葉燃燒)火為燈,苦學本領。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19歲就投軍抗遼。

1126 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岳飛臨別時,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岳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金人曾歎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岳飛一生的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嚐一敗,是名符其實的常勝將軍。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

「膽器堂堂貫鬥牛,誓將直節報君仇,斬除元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候。」這是岳飛的詩作。
岳飛不只是軍事天才,其才聚文武,仁智並施。《宋史.岳飛列傳》評價說:「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

岳飛文武全才、智勇雙全,常以少勝多,忠肝義膽的抗金名將宗澤稱讚道:「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從勇來講,岳飛常單騎 殺入敵營,斬將殺敵。從智來講,岳飛以500兵破金兀朮十萬鐵騎。(「岳飛所部僅八百」破「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岳家軍紀律嚴明,「諸將多行剽掠,惟飛軍秋毫無所犯」。他曾數次為民請命,頂住高宗屠城的命令,救活十數萬百姓,百姓感其德,為岳飛建生祠供奉。

岳飛廉潔避功、直言不諱、不縱女色、文采風流、治軍嚴明、戰功卓著……優秀品格和才華匯聚一身。正應了儒家理想中:內聖外王、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岳飛(1103年-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南宋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將。
  •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當年以「莫須有」的罪名被秘密處死。但岳飛到底是怎樣被害死的,近千年來一直是個謎。今年3月上旬,河南省長葛市發現的一通清代墓碑,上面卻記載著岳飛是被「勒死」的。
  • 千古一將世無雙,文韜武略冠八方。
    忠孝大義炳春秋,德配天地日月光。
    少年耕讀隴畝中,習武研兵血氣剛。
    心懷大志安黎庶,投身行伍別高堂。
    長槍縱橫梨花舞,弓開滿月射天狼。
    奪旗斬將建初功,沙場百戰威名揚。
  • 岳飛有五子一女:兒子為岳雲、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女兒為安娘。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