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国内 博彩平台-4d网上投注-大 乐 透 购买

台灣之心 文學之光:閱讀‧悅讀

文/楊順明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文學來自作家旺盛的心靈活動,「閱讀」讓我們的社會散發文學光彩,為了證明你我充分理解這些文明的心跡,「悅讀」吧!

國立台文學館於4-10月間所舉辦的「閱讀‧悅讀──2010年台灣文學館出版品巡迴展」,與中正大學圖書館、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靜宜大學台文系、彰化師範大學台文所、台東大學華語系及澎湖縣立文化局等單位合作辦理6場書展,展出國立台灣文學館近300種出版品,讓學子達到對台灣人文的啟蒙,而每場展出期間各邀請一位作家演講。

這次是繼去年首度舉辦校園巡迴書展之後,再度舉辦出版品巡迴展,完整展出本館出版品,並特別於每場巡迴展安排演講。巡迴展首場於4月19日至5月18日在中正大學圖書館展出,並邀請東華大學華語所副教授吳明益演講「書寫還是行動──關於七星潭的地景文學書寫與反七星潭開發運動」。

吳明益從空間的改變到時間的衍繹談到地景文學書寫,並且以他成長的空間「台北市中華商場」的變遷及反七星潭開發運動為例,談文學書寫的時空問題;由於吳明益比喻趣味橫生,引發全場觀眾回響。
此次展出出版品幾乎完整呈現國立台灣文學館成立以來出版品之精華,展出書籍並捐給各校圖書館收藏,期待任何未來的時空,更多的眼光交會。文學工作者能擔負起一絲一毫的傳播功能,並鼓勵我們的社會閱讀‧悅讀之餘,竟然有了超乎得失的平和心境!◇

(本文作者現任國立台灣文學館公共服務組助理研究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是多元族群共居之島嶼,眾聲喧嘩的母語文學是台灣文學的一大特色;為了讓民眾能夠認識、欣賞作家在這塊土地所創作的優美文學作品,歷經一年籌備,國立台灣文學館於4月24日起推出結合原住民語、客語、台語文學的「台灣本土母語文學常設展」。
  • 數位時代,人人都有部落格,書寫心情,表達情感,近幾年隨著「部落格」的興起,也有所謂的「文學部落格獎」,但究竟文學部落格到底該怎麼獎?我個人也感到相當好奇。
  • 忘不了那羽葉、那蝴蝶,和那人的身影,兀自留在台灣文學館的門廊。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