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娱乐-足彩投注-钱 盈 娱乐 城

換個角度看雍正大帝 18-16

雍正帝死因 清宮懸案頭條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據正史的記載,雍正去世當天,白天他還是照樣接見大臣、使節,朱批奏摺字跡工整、思緒清晰,根本沒有任何鉛中毒的症狀……

雍正帝的死因

雍正帝於十三年八月廿一日(一七三五)在圓明園照樣接見大臣使節,廿二日晚召二名皇子來見,廿三日就辭世,享年五十八歲。雍正帝以未滿一甲子之年突然辭世,正史中又交待不清,因此史學界有不同猜測,野史中也有種種傳說。

雍正帝到了晚年時,有患病的紀錄,這次在一晝夜間情況驟變,連他最倚重的大臣張廷玉都在自己的日誌中大表驚駭。關於雍正帝的死因,更成為清宮幾大懸案的頭條。

最為風行的傳說應屬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刺殺一說,但此說毫無根據,出於武俠演義的幻想,早已被史家排除。

丹藥中毒?

另一派的說法是,雍正帝死於丹藥中毒,持這項論點的人舉證雍正帝在宮中蓄養道士。還有人舉出圓明園在哪年哪月進了多少鉛、鐵、銅等礦料,以及煤炭、木炭等等,懷疑雍正帝讓人在圓明園裏煉丹!但是這種說法實在太離奇,也完全忽視了雍正帝的修為。

雍正帝從廿幾歲開始修佛,生前留下大量的參佛著作《揀魔辨異錄》、《圓明居士語錄》、《御選語錄》等,這些數十萬字的參禪修佛心得。後代佛學研究者一致佩服他對佛法理解之通透,早已自成一家。《御選語錄》包括了佛教高僧的語錄與著作,還有被稱為丹經王的紫陽真人的《悟真篇》。

紫陽真人,北宋人,本名張伯端。張伯端所著的《悟真篇》是道教內丹的主要經書之一,與被稱為萬古丹經王的《參同契》齊名。

「今人以道門尚於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服煉金石草木之類,皆易遇而難成者。以上諸法,於修身之道,率多滅裂……止可以辟病,免其非橫……欲望一得永得,還嬰返老,變化飛升,不亦難乎?」「夫煉金液還丹者……須洞曉陰陽,……攢簇五行,和合四象……節氣既周,脫胎神化,名題仙籍,位號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今之學者……是皆日月失道,鉛汞異爐,欲望結成還丹,不亦遠乎?」

《悟真篇》開宗明義就說,這人身難得,光景易遷,不知輕重而不懂修行的人,都逃不過因果業報。如果不自及早省悟,活在世上就像認命等死,若於考驗面前一念有差,便墮入六道惡趣,歷經轉世塵劫,無有出期。當此之時,雖悔何及。

張伯端認為,老子、釋迦以性命學,教人修煉爐中真種子或直接超脫,使人逃離生老病死之苦;孔子則以易經參透宇宙生命的奧祕,並以仁義禮智信,維持人的道德水平,以免淪惡趣。所以儒釋道三家,看來不同,本質卻一樣,目的都在使人返本歸真,脫離三界苦海。

但歷史演進到三國之後,這儒釋道三家之真諦,卻因為人們的私心,對外互相指責,對內爭奪衣缽,最後都迷失了最初的大道。至此人們就極難找到正確有效的修煉方法,從而難登仙佛之境。

時至今日,等而下之,修道的人竟想用練氣、光線、按摩、吐納、念經持咒、神水符咒、冥想、絕欲、斷食等方法來修仙;還有的把形容人體的「爐」當成真正的火爐,拿鉛汞等毒物想要煉成仙丹服用,妄想不修心不修身,只要吃了顆仙丹,就能夠飛天成仙。這都是緣木求魚異想天開,絕對達不到目的。

金丹由內煉成

《悟真篇》裏講的修煉方法叫「金丹」,也就是內丹的理論。張伯端認為,修煉內丹是成仙的唯一途徑,而這內丹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煉成的不死藥,但這不死藥可不是治病時吃的藥,是修煉人自己由內煉成,無法向外求得。張伯端說了煉成金丹的過程,必須先命後性,性命雙修。人人本有精氣神三寶,經過三步的提煉才能煉成金丹:第一步要煉精化氣,第二步要煉氣化神,第三步要煉神還虛。前兩步稱為命功,是延長性命用的,第三步稱為性功,是提高心性用的。

張伯端的貢獻在於洞悉儒釋道三家之真諦,使人有機會接觸正法,不被差別心區隔;再一個就是破除人們想要吞服丹藥成仙的妄想,這人間鉛汞劇毒,食之何益?只招速死。以雍正帝對「丹經王」紫陽真人的研究與瞭解,他絕不可能去吃以重金屬煉製的藥丸。因為所謂的「金丹」根本不是「重金屬煉成的丹丸」。

鉛中毒症狀

鉛中毒有慢性與急性中毒二種。慢性的鉛中毒會發生貧血、牙齦表面出現特有的「鉛線」以及口腔內嗅到金屬味的表徵,同時神經系統會發生障礙,輕者則會神經錯亂或痙攣,重者會有周邊神經病變──包括手腳發麻酸痛、全身無力倦怠、末端肢體感覺異常,甚至在末期會出現手足下垂症,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腦水腫合併腦壓增高的臨床症狀(如高血壓、嘔吐、神智障礙或精神行徑及步態的異常),最後導致昏迷而死亡。

急性鉛中毒則不常見,一般由於吞入溶於酸中的鉛化合物或者吸入鉛蒸氣所造成,會立即引發反胃、腹痛、嘔吐急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以及腎衰竭。不論急性或慢性鉛中毒,糞便都會因為鉛化合物的關係,而呈現黑色。

但是依據已經披露的《起居注》以及正史的記載,雍正去世當天,白天他還是照樣接見大臣、使節,朱批奏摺字跡工整、思緒清晰,根本沒有任何鉛中毒的症狀。這所有皇帝吃的東西,全都要有人試食,雍正帝不可能因為服丹,急性中毒而死。再說這古代生活每天端進端出的排遺壺,若是皇帝的排遺,全都要經過檢查的,所以也不可能讓皇帝長期中毒。(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古代帝王稱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來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說是人間掌握了權力之人用來樹立自己地位的「說詞」嗎?還是真有天命並以「吉兆」加持示現呢?
  • 東漢光武帝劉秀九歲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他身長七尺三寸,儀表堂堂,美眉鬚,鼻梁高挺鼻準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隱隱隆起的日角,顯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簡樸勤勉,喜愛耕稼農事,對家人重情重義,從來沒有想過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樣一個勤樸寬厚溫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樣當上中興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師回朝,唐高祖為兒子舉行慶功宴。喝到酒酣之處,本是喜慶的場面,高祖的臉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雲。
  • 齊王逃回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第一時間得知了劉武周進犯的實力,誤以為唐軍不敵武周大軍,於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陝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聯合助剿呂崇茂,同時發出一道敕令,命關中守將,嚴行堵御,所有河東一帶,暫行棄置。
  • 隋朝末年,劉武周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定國號大漢,是大唐的一大勁敵。劉武周為與大唐爭雄,屢次進攻幷州。齊王李元吉作戰的能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淵便給齊王添了一個行軍總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練達的裴寂,能幫著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敗塗地,反而使唐軍失去了晉州以北的全部城鎮。
  • 說唐高祖即已定都長安,但天下還未一統,群雄割據地方。李淵稱帝,傳檄天下。長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標。隴西薛舉想趁著李淵帝位還沒坐穩,就趁機出兵,攻打長安。薛舉雄踞隴西,擁兵十幾萬,聲勢頗為強盛,是李唐的一大勁敵。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