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時允諾的五百貫錢

靈兒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5日訊】隋朝末年,太原居住著一位書生。因家裏很窮苦,就靠教書養家餬口。他的家離官府倉庫很近,有一次,他鑽進倉庫,看那庫內有幾萬貫錢就忍不住拿了一些。正巧此時,出來一位手持槍,身披金甲的人對他說:「你要錢,可以到尉遲公那裏要個公帖,這是尉遲敬德的錢。」書生明白後就到處訪求尉遲敬德,可一直也沒有找到這個人。

有一天到了打鐵的鋪子裡,聽說這裡有個打鐵的叫尉遲敬德。書生進鋪一看,蔚遲敬德正在赤著上身蓬著頭髮打鐵。書生不語,直到蔚遲敬德休息了,就趕緊上前拜見。尉遲就問他:「書生何故如此?」書生說:「我家很貧困,您又很富貴,想要五百貫錢,不知能不能給?」尉遲很生氣的說:「我是個打鐵的,怎麼能富貴?你是在侮辱我吧!」書生說:「如果您能可憐我,只要給我寫個字條就可以,以後您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尉遲沒辦法,只好讓書生自己寫字條。字條上寫道:「今付某某五百貫錢。」寫上日期,最後又署上尉遲的名字。

書生拜謝後拿著字條走了。尉遲和他的徒弟連連拍手大笑,認為這書生太荒謬了。書生得到字條後回到庫裡,又見到金甲人,把字條呈給他,金甲人看後笑著說:「對」。然後讓書生把字條繫在房樑上邊,並允許書生拿錢,但只限五百貫。一些年後,敬德輔佐英明的君主,立下特大的功勞,當他解甲歸田時,皇帝恩賜給他一庫尚未啟封的財物。尉遲敬德的下屬開庫看錢,對帳查點,發現少了五百貫。正要處罰守庫人時忽然發現房樑上的字條,敬德一看,原來是打鐵時寫的字條。他一連幾天驚嘆不已,派人暗暗尋找書生,找到後,書生把所見到的事都告訴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賞賜了他,並把庫中的財物分給了以前的朋友們。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允諾別人的事情不管身處何時何境都會得到應驗,即使你是無意,上天也會「有意」的幫你實現自己應允的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