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大陸新聞

南京上萬隻小蛤蟆集體逃亡

【大紀元5月11日訊】9日清晨,家住南京江寧區橫溪街道陶吳社區的村民們發現了一件怪事,在村裡的一條水泥路上,擠滿了黑壓壓的成群結隊的小蛤蟆,而道路一邊的水溝裡,還有大量的小蛤蟆擁擠在一起,有上萬隻。有村民懷疑這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很反常;也有些村民稱這是蛤蟆集體「搬家」,正常。而有關專家稱此現象是蛤蟆由蝌蚪成蛙過程中正常的遷移現象,與地震前兆無關。

據《揚子晚報》報導,在陶吳社區,一大早就有小蛤蟆滿大街地亂跑了,現在估計早就跑到田裏去了。陶吳社區的甘泉湖渡假村,村民們表示在這裡小蛤蟆最多。一百多米長的凹形路牙上,黑漆漆的一大片。走近仔細一看,全部是一隻隻指甲蓋大小的小蛤蟆。

甘泉湖渡假村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從下面水溝裡爬出來的,早上上班的時候,整條馬路上全是,黑壓壓的一片,好多人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後來有人拿笤帚來給掃了一下,才清理出一條道來。」早上6點多鐘的時候應該是小蛤蟆最多的時候,整條馬路都是,讓人直起雞皮疙瘩。而現在太陽出來了,曬死不少;有車子經過也軋死不少。

  

村民懷疑是地震前兆

今年三十多歲的趙先生說:「這些蛤蟆只有蠶豆大,匆匆忙忙地往前爬。」他以前也見過蛤蟆集體「上街」,但這麼多,還是頭一次見。「這麼多哪個見過啊,我都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這還是頭一次見!」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跟隨著蛤蟆隊伍一直往前走。他說:「這個隊伍起碼有200米長。」排了這麼長的隊伍,還有這麼多的小蛤蟆。由此,不少當地的村民都斷定,蛤蟆隊伍肯定是「有組織」、「有原由」才集體行動的。「 這麼多一起出來『遛』該不會又要地震了吧?」不少當地村民都紛紛揣測。

也有不少人表示,像這樣的小蛤蟆遷移,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有人說:「蛤蟆大了,原來的地方肯定不能住了,所以它要搬家哎!」

一些村民還調侃地表示早上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很多小孩都沒見過那麼多的蛤蟆,嚇得他們都不敢走路。

專家稱這是正常現象

據報導,南京的一些動物專家表示,最近天氣炎熱,小蛤蟆在清晨和傍晚排隊轉移實際是在尋找更加涼爽透氣的環境,專家表示,江寧出現的這種蛤蟆叫中華大蛤蟆,這種蛤蟆一般在三~四月份產卵,正好這幾天天氣相對暖和,而且剛下過雨,相對比較潮濕,所以產完卵之後出生的小蛤蟆通常就會一起集群爬到岸上尋找新的生活點。

動物專家說:「一般成年的母蛤蟆每隻產卵2,000~8,000粒,雖然存活率不會很高,但最近的溫度和濕度正好很適合,而且渡假村的環境很好,因此小蛤蟆這才大批量地出現,是正常現象。這些小蛤蟆離開水塘後,就會成群結隊地去樹林裡生活。這個情況與自然災害沒有聯繫。」動物學家表示大量小蛤蟆的出現並非是村民口中所傳的地震前兆,而地震專家也和動物學家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