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陳界良/苗栗報導〕台灣農委會昨天派員到頭份鎮及後龍鎮農會,宣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由於艱澀難懂,在頭份鎮農會的說明會上,10多名農會代表或小組長「聽到夢周公」;在後龍鎮農會的說明會,多數參加者對ECFA也意興闌珊,反而關心農路改善、災害補助等其他問題,會議主持人還多次提醒不要偏離主題。
頭份/聽攏嘸 瞌睡「點頭稱是」
台灣農委會等單位昨天下鄉宣傳ECFA,頭份鎮農會及後龍鎮農會都通知會員代表、小組長等幹部出席,讓農民了解ECFA「係啥米碗糕」,並強調不准中國830項農產品進口來台,ECFA絕對不像民進黨所說的那麼可怕。
台上官員說得口沫橫飛,還搬出投影片傾囊相授,但因為「免關稅」等經濟話題艱澀難懂,台下不少人「越聽越睏」,再加上燈光昏暗、空調舒適,多人敵不過睡意,頻頻「點頭稱是」,也有參加者把玩手機解悶,互動情形有些冷。
後龍/不關心ECFA
在後龍鎮農會的說明會上,許多發言者對ECFA興趣缺缺,反而關心堤防改建、農路改善、農產運銷及災害補助等切身權益,因為不斷「偏離主題」,會議主持人還多次提醒說,「我們今天談得是ECFA」。
兩地的說明會結束後,記者詢問出席的農會基層幹部感想,多數人都表示「聽得霧煞煞」,只要確認中國的農產品不要進來就好了,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台灣農委會國際處簡任技正戴德芳說,ECFA主要談的是經濟,許多國家都已簽署,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趨勢,藉此降低關稅,有助雙方經貿往來;ECFA協商是要讓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在中國市場上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具競爭力。
戴德芳說,ECFA協商僅談及工業產品,並未涉及農產品,政府堅持不准中國830項農產品來台銷售,即使原先已有1415項農產品進口來台,也沒有列入協商範圍,沒有降稅的優惠,ECFA不會影響台灣農業發展及農民權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