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4日訊】(據中廣新聞戴瑞芬報導)一波多折的「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的選址作業,經濟部一年前公告三處建議候選場址,但因為澎湖縣劃為自然保留區,三缺一而前功盡棄。
「低放選址小組」決議,增補一處「建議場址」,經濟部除了已經公告的台東達仁、和屏東牡丹兩處建議場址之外,已經擇定「台灣本島東南部」一處潛在場址,並進行現場查勘,至於新增補的場址是否就在台東,經濟部沒有明說,只表示,已經陳報原子能委員會評估,只要確認後再度完成公告,就可以繼續進行後續公投選址作業。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的選址作業差點前功盡棄,但卻又柳暗花明,選址委員會最近再評估,出席的十五名委員表決決議,不需退回到重新篩選「潛在場址」,只要補足還差一處的「建議場址」,就可以繼續選址程序,也就是由地方公民投票來決定。
而這處增補的建議場址,是位在台灣本島的東南部,選址小組也在去年八月莫拉克風災後,實地查勘確認這處場址沒有地層崩塌滑動、侵蝕、土石流等災害,因此報請國營會和原子能委員會進行評估確認。
到底這處增補的建議場址,位在何處?經濟部目前並沒有公佈,但因為選址作業初期曾選定四處潛在場址,除了後來列為建議場址三處外,還有一處候補,也就是台東縣大武鄉,重新遞補機會最大。
目前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的選址作業,只等主管機關確認增補場址後就可以發布公告,接下來就是進行地方公投等候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