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故鄉

曉凌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遙望故鄉山水長,我的故鄉在東方,華夏情懷夢牽繞,父老鄉親未曾忘。歲月滄桑千百度,悠悠古風心神往,溫馨祝福寄眷戀,高歌一曲望故鄉。」

每日清晨,打開琴蓋,都會情不自禁的撫琴吟唱一首首由信仰法輪大法的音樂家們創作的歌曲,任憑那一曲曲或悠揚或激盪的旋律,《望故鄉》、《中土情懷》、《萬象新》,從我的指尖滑過黑白琴鍵輕輕流淌,不知何時,已逐漸成了一種習慣。

琴韻悠悠。驀然回首,回想走過的青蔥歲月,一路風塵一路歌。幼時習樂,至今已有二十餘載,似水年華,曾演唱、演奏過很多的中外藝術歌曲和樂曲,每次俯身鞠躬、謝幕的時候,總會聽到熱烈的掌聲響起……

而今天,在課堂上,我又一次為學生們滿懷深情的演唱了這首名為《望故鄉》的歌曲。一曲唱罷,教室裡靜靜的,師生彼此目光交視的一霎那,雖沒有掌聲陣陣想起,可從學生純真的眼神裡,我分明能感受到、也似乎看到了純淨、純善、 純美的歌聲已流淌至他們的心底,如同慈悲之光,打入了每一個生命的微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身為一名藝術教師,我曾嚐試利用音樂欣賞、誦讀神傳故事等各種藝術方式向學生講真相,洪揚大法的美好。優美的大法音樂的力量,似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讓我始終不渝的堅信,我的學生,在一次次的感動裡,感受和聆聽著如天籟般美妙的音樂時,大法弟子創作的、至純至美的天音雅樂定會如一股股清泉洗淨、蕩滌靈魂的污垢,年輕懵懂的一顆顆心靈,也將會在樂聲中回歸純真,昇華至一種生命和道德的更高境界。正如古聖賢所言: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故鄉在何方?昨天,也曾是莘莘學子,也曾多少次的如是問自己。

如今,走在無比殊勝的正法修煉路上,徹悟了生命之真諦後,終於,能以歌聲講述給我的每一個學生,「遙望故鄉在東方,神州文化源流長。長安古道因緣牽,岳武忠魂香火旺。忠孝仁義德為本,古聖先賢史流芳,敬天順道民安康,盛世天朝神韻揚。」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我明白,沒有別的,只有做好一個覺醒的生命所應該做的,那才是對那方土地和那裡的鄉親的最好報答。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