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魯國的國君派人送來一條鯉魚,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叫孔鯉,字伯魚,意思是魯伯送的魚。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陳亢問伯魚:「你父親有沒有特別傳授給你什麼?」伯魚說:「沒有啊。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詩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我就回去學詩。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禮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我就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陳亢回去高興的說:「我今天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三方面的收穫:知道了詩的作用,知道了禮的作用,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問一得三」問的少而得到的回答多,喻求少獲多。(出自《論語‧季氏》)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