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开奖结果-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9-8)

道無的演繹 (一)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直至無為。」(《老子》48章)人損至無為,還會有什麼東西呢?按道理說,這個人把自己腦袋中的知識一一排除掉,沒有一點知識,那這個人的腦袋就空無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實則,依康德的先驗論來看,腦袋不是空無的,那套形式還在。

嬰孩沒有什麼知識,我們不能否定他的存在。正如一臺電腦,我們把先前輸入的東西洗去(損無),我們不能說電腦什麼都沒有了,它先前安裝的那套程式還在。我們知道,當電腦中毒太深,我們用局部消除病毒的方法無法使電腦回歸正常運作時,就採取將所有輸入的東西全部洗去,使其恢復正常。

人腦損去一切知識後,其就恢復其是其所是的那個人了。也就是老子說的「復歸於嬰孩」,「各復歸其根」。現在,我們的困難不在於人腦是否還存在其功能的問題,而是如何證明人沒有知識後,人還可以發生什麼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來對道無作個演繹。

康德的先驗論,其認識論是這樣的:感性以空間、時間為形式。也可以說,「出現」是知識的源泉。沒有出現,知性概念就無法起作用。所以,感性直觀,是知性功能起作用的質料。知性把感性直觀得來的雜多,進行綜合統一,得出知性概念;而由諸多、具體的知性概念,上昇到理性,理性推理得出總概念(理念、理想等)。

根據康德所說的,我們認識的是現象,物自體不可知。認識上到理性階段時,就會出現二律背反(悖論)。既然我們知道理性不能最終解決問題,知道理念是不可靠的,是不可能證實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放棄理性理念?我不唯心也不唯物,世界是否有神或是否是物質的這個問題我不再追問下去。我放棄信仰,我不要理性。這就是老莊的第一個損無層面。

人損去了理念,沒有了理性,當然人生就無著落了,那意志沒有一個信仰所倚靠,剩下與萬物有對的知性,這個人生可想而知就如無頭蒼蠅到處亂碰了。也就是說,這個人內心沒有了底。他做什麼都隨著知性的概念而行,而知性的概念是諸多、具體的,這樣的人生是無常的,不能持久的。因此,必須把知性損去。這就是老莊的第二個損無層面。

人沒有了知性概念,萬物就與我為一了,我與物就沒有相對了。然而,人的感性直觀,明明看到萬物在空間時間中變化,人與物是相對的。要消除這個知性概念,最後必然要損去時間、空間這個形式。只有消除時間空間這個形式,才能斷絕知性的概念。人沒有了知性概念,當然也就沒有了那個不切實際的理性理念了。

說到此,問題就出來了。電腦將其輸入的東西損去,它就回覆其原來的模樣——回覆其原來的程式,而人沒有了知性、理性後,他會怎樣呢?這裡我們必須注意感性這東西:感性是激發心靈活動的源泉。感覺有幾種:與知性結合,它就激發出想像力,將雜多、單一得來的現象進行綜合統一,得出概念;與意志結合,它就產生好壞的情感;與性結合,就產生愉悅或不愉悅的情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