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老虎机app-彩票平台排行榜-博彩 指南

用心守護病人 黃達夫堅持服務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6 日電)「和信不是貴族醫院,因為每個人都是貴族。」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20多年前從美返台創立首家癌症專科醫院,多年來堅持讓病人「直到康復或陪伴走到最後一刻」,成為醫壇佳話。

1990年黃達夫從美國返台創立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強調病醫關係必須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經常與病人溝通。曾當過記者的丘美珍,因為父親在和信醫院醫病,感受到有別其他醫院的照護,因此寫下「承諾,用心守護病人」1書。

丘美珍表示,她的父親因肝癌住進和信醫院,當時已83歲,但和信的醫生卻花40分鐘問診,從病人本身的病史,到家族成員的病例都了解,醫生還把家族病史畫成樹狀圖。

之後丘美珍開始觀察和信醫院的運作方式,究竟是何種領導方式,讓醫生願意花時間在病人身上,發現全是受黃達夫的理念所影響。

丘美珍表示,「黃達夫把照顧病人當成宗教,是他一生的天職,要把病人照顧到康復,或是陪伴到最後一刻。」為此,黃達夫多年來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影響醫生與護士。

黃達夫表示,20年來,每天上午6 時30分就進醫院看公文,「不養成積壓公文的習慣」,每週一到週五上午7時30分準時開晨會,目的是要確實掌握病人狀況。

在制度上,黃達夫規定護士每天只照顧5 個病人,每名醫生1 個診不能看超過25個病人,初診得問診30分鐘以上。黃達夫表示,「和信醫院不是貴族醫院,因為每個人都是貴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胡世澤、王寓中、羅添斌╱台北報導〕故總統蔣經國的長媳蔣徐乃錦,昨天下午兩點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蔣徐乃錦的健康狀況,六年前走下坡,因再生不良性貧血多次住進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上週四併發感染急性肺炎後陷入昏迷,昨天下午不敵病魔辭世。
  • (大紀元綜合報導)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21日起舉辦「醫學院學生人道醫療工作坊」,邀請國內外許多從事國際醫療服務的專家分享經驗,包括長期關懷玻利維亞街童的台裔美籍醫師黃至成、在哈佛醫學院任教社區參與的Dr. Elizabeth Miler及特地從南非回國的家醫科醫師張燕娣等。
  •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灣病患迷信名醫,不但累了醫師,也誤了自己。民眾一窩蜂地看名醫,卻讓名醫一診得看上百名病人,每位病人只能分到短短兩、三分鐘,名醫也不堪負荷,形成醫療品質的惡性循環。
  •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五日電)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ROC-USA BUSINESS COUNCIL)今天召開第32屆會員大會,會中改選新任理事及監事,會後並推選原任名譽理事長的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重掌理事長職位,王鍾渝則為新任副理事長。
  • 國內醫療院所為了營運招攬民眾做高階健檢,標榜早期發現癌症;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今天說,電腦斷層等原本用於病人檢查,卻用於幫健康人檢查,貴又不見得有用,一般篩檢就夠。
  • 癌症專家黃達夫:高價健檢篩癌沒必要醫師建議的癌症篩檢項目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昨天舉行廿週年院慶,院長黃達夫(左一)帶領醫療團隊,發表癌症治療心得,提醒民眾不要迷信高價健檢。(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攝)醫師建議的癌症篩檢項目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昨天舉行廿週年院慶,院長黃達夫(左一)帶領醫療團隊,發表癌症治療心得,提醒民眾不要迷信高價健檢。(記者林相美攝)
  • 60歲張先生日前經高階正子檢查發現大腸癌第2期,後來包括女兒等3人也因此篩檢出癌症。日前有醫師質疑高階健檢必要性,新光醫師表示,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者可考慮高階健檢。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