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農耕機具汙染改善 從你做起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嘉義縣環境保護局為積極改善農耕機具道路汙染情形,因此協調局內相關管制計畫共同建構農耕機具汙染通報機制,並於每年稻田翻耕期間進行汙染巡查通報,本年度7月份第一期稻作翻耕期間,便接獲16起農耕機具汙染道路通報案件,汙染地點分布於轄內8條主要道路上,所有通報案件也都於3日內透過洗掃街車完成清理作業,有效改善部分道路髒汙情形。

嘉義縣耕地面積佔全台9%,與雲林縣、台南縣、屏東縣共同名列全台前四大縣市,而各類作物中又以稻作為主,但由於稻作之種植與收成期間可能因翻耕、插秧、收割等機具行駛於道路時,機具本體所附著的泥土掉落路面,而造成道路汙染或行車安全之虞,而衍生出環境問題。

因此,呼籲農耕業者進行農田翻耕作業時,如曳引機此類大型機具應攜帶清掃用具,在耕作後先清除輪胎及機體所夾帶土塊,如此將可避免大型土塊於道路行駛期間掉落,若為車輛載運之小型農耕機具,應將接駁車輛盡量靠近農田,以縮短機具與接駁車距離,減少泥塊掉落汙染道路後,經車輛碾壓產生揚塵等空氣汙染情形。

環保局也提醒所有農耕業者,翻耕作業後若夾帶泥土行經道路時造成汙染地面或汙染道路情形時,便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將可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且農田翻耕時期的道路清潔若僅倚靠環保局的汙染通報機制,在數量有限的洗掃街車清洗下是無法持續維持的,有賴於縣內所有農耕業者共同落實汙染改善作業,以維護道路環境品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