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藝術生活

迷工造物章格銘 試柴燒 富創意獲迴響

【大紀元2010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報導)迷工柴燒窯經過試燒成功後,多位陶藝家10日到現場體驗出柴燒的新驚喜。窯主章格銘表示這是一個新的嘗試,柴燒作品燒出來許多精采的變化作品,令參與柴燒的朋友不漏氣,也算是一個起步,希望這個新開始在陶藝創作上面扮演

一個新的角色。

陶藝家許俊翔也是中華民國陶藝協會副理事長的他熱衷於柴燒創作,此番也參與迷工柴燒窯柴燒作業,燒出來的作品很不錯,陶藝家王春長、陳文祥、何啟徵、李河逸等人表示柴燒之美,各顯神通,但也只能在火與土中燒出其柴燒的美妙。在迷工柴燒窯試燒的陶藝家作品不只這些,大家的反應相當好。

除柴燒之美外陶藝家們也感受到文化創意有別於其他產業在藝術與生活中離不開實用的生活感覺,迷工造物的陶藝家章格銘在發揚傳統工法技藝中,將新的想法跟元素融入既有、傳統的產業,讓消費族群能夠更擴大,章格銘的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迷工柴燒窯窯主章格銘。(攝影:李容耕 / 大紀元)



不管柴燒或釉燒,陶藝家章格銘喜歡利用原材質天然的特性與造型紋理為作品添加一些趣味性在幾何、機械性與無裝飾的框架下丟一點有機的線條進去,就好比你從現代美術館一路散步到家的感覺一樣。

章格銘對金屬材質的使用,除了杯身木把手內緣金屬的處理外,材質的使用,瓷的壺身搭配軟木頂蓋和胡桃木質的握把,多媒材的運用也是不同材質相接處的處理手法,正是最容易看出設計師作工和用心的地方, 章格銘的金工,處理的很細膩,比例作工皆屬上乘,它的設色,素雅青白的釉色,開片紋路(裂釉)中點綴著氧化鐵粒燒出來的鐵斑,有不同層次效果。

工藝品要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材質形式語彙的現代化是第一要突破的,設計的概念應該被置入,章格銘在這上面相當用心,因此作品多元化且相當精緻化,負責迷工生活美器的莊佩芬表示,歡迎大家到迷工來體驗不同的陶藝之美。



迷工柴燒窯試燒成功作品。(攝影:李容耕 /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