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採訪報導)從事補教業20年的某補習班主任廖肇彰發現:孩子課業成績起不來的癥結在「不讀書」,給孩子一個讀書的環境,把孩子的心定下來,才是解決之道。
許多學校老師和補教老師對於學業低成就的孩子都有無力感,特別是必須拿出成績單的補教業者,更有巴不得幫學生讀的焦慮感。廖肇彰說:「孩子不讀書,教得再好也沒輒!」
他認為:「聽的記憶力有限,還是非讀不可!深讀、精讀之後還是要復習,複習要靠記憶反覆讀,但是沒有幾個孩子坐得住。雖然坐在書桌前寫功課,但和讀書是兩碼事,寫功課大部分是抄抄寫寫,即使做了數學、物理化學練習題,但與真正讀進去不全然一樣。」
廖肇彰發現:孩子課業成績起不來的癥結在「不讀書」。因此在今年暑期特別為升國一的學生辦了一個「讀書班」。他說:「翻書只是瀏覽,沒有記憶,不複習遇到考試又歸零。知識的累積跟記憶有相對的關聯,如何讓孩子記住,讓記憶變成知識,重點在坐下來讀書。這就是讀書班的精神。」
為了讓孩子願意在書桌前安定下來,廖肇彰特地打造一個優質的讀書環境:無電視電腦干擾源、舒適的溫度、個別化的書桌以及適時協助解決課業問題的老師,此外,還提供英、數、理之外的歷史、地理、地球科學、生物等文科電腦教學系統讓學生運用。他相信:「只要給環境、給成就感,就能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剛開始,有學生反應:「像被關在地獄裡」。可喜的是,一個暑假過後,16個學生中有14個安定下來,並養成讀書的習慣。廖肇彰欣慰地說:「讀書班是個隨時開放給學生的空間,在假日,甚至會有5、6個孩子主動進來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