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Ay-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專欄文集

李破曉:從《十月圍城》談兩岸三地「商人起義」

【大紀元1月9日訊】《十月圍城》的製作團隊以香港人陳可辛為首,電影的場景選擇也在香港。1905年的香港,剛出場的香港學者在談完「民主」的道理後旋遭暗殺,這個隱喻很妙,百年前,香港人民主不可得,百年後,香港普選的民主依舊遙遠;百年前暗殺民主的是封建大清的餘毒,百年後,扼殺民主的是獨裁中共的邪惡。

電影中,起義的歷史元素與香港連結,香港終究在「為了中國的明天」的「起義」中留下鴻爪,此大戲把協助中國民主大業的主線始終擺在香港富賈李玉堂身上,劇情環環相扣在香港商人財力、人力的協助起義,很難不去揣想製作團隊藉電影抒懷的深心。

「起義」,若是以廿一世紀的角度詮釋,不會是鼓動「暴力革命」的選項。對於中國,封建已經埋入歷史灰燼,而今面對中共獨裁政權的「起義」,不如說是喚醒中國人、鼓勵中國人「一起為中國做正義的事」!

那什麼又是「正義」的事?戲中的富商李玉堂三妻四妾、行走坐臥不脫「舊時代」的習氣,他是怎麼被革命黨先鋒陳少白所感動,戲中雖少著墨,但他幽幽的對乞丐劉公子講了這麼一句話,「父親教他做人、做生意憑良心」。無論是新、舊時代,無論是封建陳舊,或是革命時代,「憑良心」是中國人世世代代骨子裡承傳下來的精神原則,不論改朝換代政權如何更迭、社會階層如何差異,「做人做事憑良心」就是文化中不褪色的原則。

起初坐擁權勢、妻妾的李玉堂謹守商人本分,與理想性的陳少白交往,可說是進退有據,敢於在財力上支持,卻始終不願意出面,直到戲班子三十幾口被屠殺之後,他轉變了,他選擇了條不同的路,他將陳少白鼓勵他的話,硬生生的在報社裡演講給一張張年輕、充滿理想的新一代,包括他自己的兒子。從塑造李玉堂這個商人的背景來講,他世故精幹,絕非等閒之輩,當他出面帶領報社宣傳孫文民主真相、決定保護孫文的那一刻,他不是盲目和激情,劇本寫的也不是李玉堂被孫文的理想深深打動所以挺身相助,在李玉堂陳舊背景的身後,觀眾可以感受到他身為一個「人」表現出了他善的一面,包括他對革命黨的不忍,是他的良心驅使他義助革命黨,即使一般人說「商人無祖國」,但是此戲卻傳遞了:再世故的商人也不是無有良心。

反觀當世,來自兩岸三地的企業主,在面對中國想的又是什麼?當中共一個個血腥鎮壓的事實攤在這些當代的企業主面前,當眼睜睜看到腐敗獨裁的中共繼續戕害上億的中國人的例證層出不窮,擁有豐沛資源的商人能不能也本乎良心,能夠不忍中國人長期受到獨裁壓迫挺身而出,為中國人享有自由、尊嚴和充分的人權而努力,為中國的公義和公益而「起義」!

商人是可以做到「富而有德」的人生選擇。商人可以不為近利向敗壞道德的獨裁中共屈膝妥協,商人可以對中共的獨裁暴行說不、堅持支持傳播中共邪惡真相、支持中國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

與中國緊密相關的兩岸三地,我們期待本於良心、善心,「中國商人起義、香港商人起義、台灣商人起義」寫下戲劇外的歷史輝煌。@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