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農改場:避免冷害受災 一期稻勿早插秧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4日電)東部地區去年4月間一期稻作遇上低溫,導致稻作嚴重不稔實,農委會花蓮農改場今天呼籲稻農,盡量不要早植,以減少低溫冷害造成稻作受災。

花蓮農改場發現,花蓮和宜蘭地區一期稻作插秧日期有逐漸提早的現象,雖然提早插秧可減緩二期稻作插秧時間的壓力,但過早插秧卻很可能造成水稻遭遇低溫寒流或冷氣團的危害,導致稻作受災。

花蓮地區去年一期水稻於1月下旬起陸續插秧,至4月初時,稻作逐漸進入孕穗期,沒想到卻遇上低溫侵襲,剛開始並未發現稻作不稔實災情。直到5月間,從花蓮南區的富里鄉往北至新城鄉,陸續爆發出稻作不稔實的嚴重災情,總計受災面積達3200多公頃。

花蓮農改場表示,水稻低溫冷害一般發生在一期稻作生育初期和二期稻作生育後期,為避免一期稻作發生冷害,最適合的插秧時間約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間;如果太早插秧,稻株容易暴露在攝氏13度以下的低溫環境,導致植株出現冷害枯死。

花蓮農改場指出,水稻生育期間從幼穗分化至抽穗階段,對於溫度最為敏感,如果這個階段受到低溫危害,很可能發生稻穀不稔實的災情,導致空穗或「青立不稔症」,這正是去年花蓮一期稻作發生的不稔實災情。

所謂的「青立不稔症」,30多年經驗的稻農彭榮光體驗非常深刻。他去年5月中下旬在田間巡查稻作生長狀況時,發現油綠的稻作還是一根根直挺挺的站立著,並未如預期出現稻穗飽滿下垂的「勾頭」景象,稻穗一捏就成灰,完全沒有飽滿的米粒,那次稻作受災高達8成。

花蓮農改場呼籲稻農避免早植一期稻作,尤其是秈稻、台農71號、台中192號、台(禾更)4號等對低溫較敏感的品種,更不宜太早種植,以降低水稻遭受冷害的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