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灣開發農業節水及再利用技術 解決缺水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4日電)中南部持續面臨缺水危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為解決台灣旱澇不均根本問題,專家提出「開發新興農業回歸水」建議,即開發節水及再利用技術,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

經建會表示,台灣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452毫米,為世界各國年平均降雨量的2.5倍,但無論時間或空間,台灣降雨型態極不均勻,豐枯水期相差懸殊,造成豐水期常有洪氾;枯水期又面臨缺水。

經建會指出,以日本為例,日本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700毫米,僅為台灣的2/3,戰後日本將水田湛水深提高至250毫米,增進水田的貯留水量,該技術不僅提高稻米品質,也可解決灌溉水量不足的缺水問題。

經建會表示,目前台灣的水田湛水深約為60毫米,若能仿照日本提高至250毫米,可增加190毫米的貯留水量。

經建會解釋,該貯留空間也可作滯洪之用,洪氾時期降低淹水風險,截留的水量則透過地下水補注及水平滲流,回歸供其他標的使用,達成「水田即水庫」構想。

經建會表示,國內已有研究團隊,針對雲林地區農業回歸水進行研究,初步估計,光雲林縣開發新興農業回歸水的供水能力,就足可支應六輕2倍以上的需求,甚至非灌期,也可從農業用水的源頭,直接供應工業用水,下游工業區用水可確保無虞。

經建會指出,今年度將以中科四期、國光石化等重大投資計畫的用水需求為標的,持續辦理彰化地區農業回歸水再利用的分析研究,希望可提升農業用水貯留技術,創造更多再生水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