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記錄教室奇蹟 遇見人師謝錦

人氣: 2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7日電)如果你看過「第56號教室的奇蹟」或「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就不能錯過,由輔仁大學校友自發性拍攝的「謝錦」紀錄片,敘述發生在輔仁大學LA306教室啟發生命的歷程。

「如果不願意上台報告,現在就可以離開教室…」1/3學生立即離開教室。輔仁大學英文系大一國文必修課教師謝錦,上課重點與眾不同,認為「人是不能被教的,只能幫助他認識自己」,要學生真正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

謝錦教的是「中國文學」,但在學生眼中卻是個十足的「嚴師」,輔大大一新生,一定會收到學長姐的警告說「要小心謝錦」,不但功課多到難以想像,上課規定更是一籮筐,只有喪事或自己結婚可以請假。

謝錦規定,1學期只能請1次假,「少男殺手」蔡依林卻因為參加婚禮,要再請第二次假,謝錦就當掉蔡依林,有學生乾脆稱謝錦「少女殺手」。

在學生眼中,謝錦講話毒到不行,「通往地獄的路是滑的、門是開的,你可以決定要怎麼走!」、「精神死亡就是20歲死了、80歲才下葬,行屍走肉也是人生…」,每句話都有尖銳的挑戰,句句命中目標,好像比自己還了解你。

有一次上課,謝錦要學生自願上台報告,但只有1組學生願意自願上台,謝錦當場就說「不願意自願上台的同學,現在就可以離開教室…」結果有1/3學生立刻走人。

謝錦認為,學生不想上課就離開,不然就不要選;有學生就直接說,他也不想選,但是是必修課,沒辦法;謝錦卻說,學生可以向系上反映不要上;學生覺得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雙方僵持不下,有學生看不下去,出來協調各組,希望能有「雙贏」的局面,學生討論後,決定以「兩代電力公司」的方式來上課,事件才和平落幕。

台灣的學生,從小就是服從、上課和考試,很少自己思考生命歷程,謝錦嚴格教導下,學生們釐清自己要什麼,努力去追求,不會渾渾噩噩度日,校友們感激在心,拍攝紀錄片「謝錦」,希望將謝錦生命教育的經驗,推廣到全台灣每間教室,讓每個學生都有清楚的人生。

2003年開始,「走過好味道」導演崔永徽開始跟拍謝錦,2005年正式拍攝輔大英文系大一國文課整學年,2007年整理拍攝素材,2008年毛片剪接,並成立部落格,2009年3月毛片試映,5月舉辦募款茶會,募到新台幣100萬元,做為紀錄片後製與推廣映演經費,10月紀錄片正式完成,2010年1月28日在台北試片,隨後將走進各大學校園推廣。

謝錦,全名其實叫謝錦桂毓,但是多年來他的朋友都稱呼他「謝錦」,如果只看名字,可能還會誤以為他是女老師。謝錦在2008年夏天從輔大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帶了2個讀書會,下學期將在輔大心理系開課。他始終堅信,什麼樣的大學生,就有什麼樣的社會。

崔永徽說,紀錄片不是為謝錦而拍,而是為了探索生命的人而拍的;這部片,不只是大學老師和一群年輕人彼此對抗、爭執和相愛的故事,更是發掘一種價值、探尋一份意義,它訴說的是人的無限可能性,只要你願意,生命隨時可以變高變大,展現蓬勃不息的本質。

謝錦則不改本性,提醒每位記錄片的觀眾,「你們不是為我而來,而是為自己而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