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生命的肥料

沈金慧(親職專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曾經有一個媽媽憂心忡忡地跑來找我:「怎麼辦?我該怎麼幫助他呢?這麼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快成了自閉兒了,我該怎麼辮?」

沒錯。她的兒子的確是相當優秀,在國小階段的種種表現都處於資優生的地位。無論是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美術比賽,只要參加任何競賽,他都是輕易地以一匹黑馬的姿態壓倒雌雄。

這樣的孩子是多少父母心中以為傲的光榮啊!然而他卻在國二上學期的月考中落居第二名。這種對他而言,是個極具殺傷的打擊。

從那時候起,他除了唸書還是唸書。不和同學朋友聊天,不看電視,不接電話,不休閒,不運動,完全將自己浸漬在書堆裡,在一堆又一堆的考古題和模擬試卷裡。

甚至要求母親不要叫他帶便當,因為吃便當浪費時間,個把月來,餐餐一塊三明治。

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讓我們看得好心疼吶!

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難保一帆風順。

父母若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只能贏,不要輸,久而久之,將養成孩子輸不起的虛榮心理,這種心理是非常不踏實的。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有失敗,有挫折,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將一切的困頓、苦難,都化作滋養生命的肥料,才是幸福人生的保證。

摘自 《做個開心的父母》/海鴿文化出版公司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潘淑婷台北13日電)明年元旦開始運作的食品藥物管理局 (TFDA)將擔負審查新藥重任,TFDA 局長康照洲今天有感而發表示,政府應投注更多資源在專業培訓上,把人才留在公務體系。
  • 為人父母的您,是否曾想過您給予的愛,孩子接收到的那種感受是愛嗎?我曾經問過家人,知道我愛他們嗎?每個人都說知道我是愛他們的,但心裡的感受卻似乎都不是愛!先生說他感受到的是一種壓力;兒子說我給的是種知識;女兒說是囉嗦。您呢?您知道您給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嗎?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