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從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中共的又一個奇談怪論
【大紀元12月23日訊】一個星期以前,北京的>發表了一篇社論。社論的題目是:“從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這是很有趣的題目。据說這是代表江澤民最近的意思,是在尋找一种新的思想基礎或者意識形態。在這個社論里面,中共承認社會主義現在到處都受到挫折,它認為只是挫折。事實上我們知道整個蘇聯到東歐已經沒有什么社會主義國家了;換一句話說,原來那一套偉大的社會主義實驗完全失敗了。馬克思主義、列宁主義作為政治上的計划已經破產。但是中共還不敢承認這一點,只能說有些挫折。因為在這挫折中,他們才能調整思想,因此才有這樣的題目。
解放思想跟統一思想本來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東西。你不可能一方面解放,一方面又統一。因為解放就是對統一而言。解放出來再統一,這是一個很難圓通的說法。
不過我們現在不去批評字面上的矛盾。我們要看看社論代表什么信息。這個信息當然就是對著當前新的世界的跟中國國內的情況,要進行思想上的調整。這個調整不是從現在才開始。在一兩個月以前,或者說更早,我們已經看到報道,有些党內老馬克思主義者,象鄧立群所領導的那一群,對于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一說提出質疑,指它違背了馬列主義,違背了馬克思基本原理。這個批判非常強烈,因此他們的兩個刊物>、>之類都被封閉了,這是共產党第一次封閉所謂極左派的刊物。過去封閉的都是代表自由趨向的,因為自由主義趨向的刊物,不符合他們的四個堅持。現在封閉的力量轉向左派,就表示說共產党的情況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怎么樣解釋自己一方面還是共產党,還是相信馬列主義、還是相信毛澤東思想,另外一方面,又要進入世貿,又要取消一些國營的事業,走上市場制度。同時,在社會生活各方面,十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民間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因為私人財產出現以后,私人可以用他的財力做從前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換一句話說,整個社會資源已經不是控制在一個党的手里面了。社會變型期間也是一個轉型期,怎么樣來調整思想,就成為共產党所不能不首先解決的問題,我想這個信息就是人民日報社論所代表的一點意見。
從好的方面講,這篇社論也有正面的意思,從前的四個堅持中,至少現在所得更含糊一些了。當然不能放棄共產党的領導,共產党政權不能丟掉,基本上還是這個堅持最要緊:共產党領導不能被剝奪,換句話說,這就把馬列主義的位置份量顯得比較輕了,位置放得比較偏遠了。從反面看,這個社論代表了它是一种思想矛盾:不敢面對現實,說一方面解放思想,一方面又統一思想。你用什么來統一,還是用馬列主義來統一的話,那不等于沒有解放嗎?所以這是一個很顯然不能自圓其說的,我想它的意思就是說要慢慢從馬克思主義中解放出來。不過這句話,因政權的合法性建立在馬克思主義身上,所以不能明說,這里面有潛台詞,這個潛台詞就是說思想要開始解放了。但是真正能解放還不能解放,要看實踐,共產党敢不敢把一個完全封閉的社會、封閉的心靈,建成開放的社會、開放的心靈,這是考驗共產党有沒有智慧的關鍵。共產党不愿意丟掉政權,我想這是必然的。可是通過過去的王朝歷史告訴我們,王朝要想長期存在,必須要在內部不斷調整,根据新的現實調整政策,這樣才能滿足人民希望,滿足人民起碼的要求,政權才能維持下去。共產党也必須了解這一點。我想它現在還是不很了解。如果馬克思這個招牌不能有所變動的話,它的轉彎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