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9日訊】 (中央社記者黃毓婷東京特稿) 日本各地興建主題紀念館/美術館的熱潮方興未艾,一向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漫畫主題館和漫畫家紀念館,可說是這一波熱潮裡的生力軍,伴隨著日本漫畫界回頭朝拜前輩大師的復古運動,漫畫界大師如手塚治蟲等的影響力於焉復甦。
在這波復古運動中,只要一個地區曾經出過漫畫家,當地莫不設法成立紀念館,以藉大師名氣開闢財源。
丹青研究所的里見親幸部長表示:「日本的博物館最初大多屬於理工方面的綜合博物館,一九八○年代期間出現了文學館林立的風潮。如今目前最熱門的就是次文化方面的主題館」。次文化主題館不再像以往的紀念館或美術館般充滿教育和啟蒙的意味,並且不再只是單純的「展示」,反而結合多媒體的技術讓紀念館的娛樂性更豊富。
漫畫紀念館的先驅應屬兵庫縣寶塚市的手塚治蟲記念館。這個市立的紀念館在一九九四年開館後旋即因為阪神大地震不得不休館一個多月,儘管如此,該館藉著手塚治蟲的人氣,開放之初就出現參觀人數達五十三萬人的盛況。
除此之外,標榜大師名號的紀念館還有清水市的小丸子樂園 (成立於九九年十月) 、規劃中的藤子不二雄紀念館、黑澤明紀念館 (伊萬里市,興建中) 、美空雲雀紀念館等,不勝枚舉。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已超過十年,長期不景氣中,記念館似乎成為了地方政府開闢財源的招財法。以今年七月份開放的「石之森萬畫館」為例,熱心籌建該紀念館的宮城縣石卷市原是水產業為主的城鎮,興建紀念館的目的便是期望紀念館能夠帶動當地低迷的經濟。
「石之森萬畫館」的定位是紀念已故漫畫家石之森章太郎的紀念館,同在宮城縣的中田町 (石之森章太郎的故鄉) 還有一個「石之森章太郎故鄉紀念館」,這兩個紀念館結合附近的「增田町漫畫美術館」規劃了一條參觀路線,大師的名氣可以帶來觀光、住宿諸多商業價值。
再以鳥取縣境港市為例,出身當地的名漫畫家便是「鬼太郎」的作者水木繁。境港市為紀念水木繁,曾於市區規劃「水木繁道路」,並在公路邊擺設水木繁漫畫中的人物雕刻。近年,該市亦熱心籌建水木繁文化館,因為「如果文化館完成,觀光客不會只在車窗裡看看就經過了,至少會在市內稍作停留」。
然而紀念館是否真的「多多益善」不嫌少?以手塚治蟲紀念館而言,初開放時的盛況結束之後,入館參觀的人數逐年減少,去年度僅十五萬人次,年間的赤字將近一千萬元。競相興建的紀念館畢竟分食了日本原來有限的國內旅行市場,無論是文學館或漫畫館、博物館,若要永續經營,勢必要在諸多競爭者中不斷提出更新的創意,否則「體質虛弱的」還是不免終被時間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