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部表示廠商對七月份外銷訂單看淡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7月23日訊】台灣六月份外銷訂單、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創下六十四年以來新低記錄。據台灣經濟部外銷訂單調查,受訪廠商仍然看壞七月份外銷訂單,「預期訂單減少」比「預期增加」者多出十八個百分點以上。
據《中央社》報導,經濟部調查受訪廠商,認為七月份接單將比六月接單增加的廠商佔十九.四二%,認為持平者佔四十二.八五%,認為將減少者佔三十七.七三%,顯示「預期減少」比「預期增加」者多十八個百分點以上。
以接單貨品觀察,僅電機產業及資訊通信產品「預期減少」與「預期增加」差距較小外,其他各主要貨品如紡織等,看壞者都比看好者超出十個百分點以上。
經濟部統計長張耀宗今天表示,第三季製造業生產及外銷訂單預測持續負成長,難突破增長的格局;不過,減幅可望由兩位數趨緩,降為個位數的衰退幅度。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六月外銷訂單金額一一一.五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十九.九二%,這是民國七十年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工業生產指數一一七.六二,年增率負十一.二七%,製造業生產指數一一八.三四,年增率負十一.八四%,兩項生產指數都創下民國六十四年以來衰退最大幅度。
今年上半年製造業生產指數較上年同期衰退七.○二%,其中第二季負成長九.○九%,更較第一季的負成長四.七七%為低。張耀宗說,展望未來,由於美國經濟至今尚未感受到降息及減稅的激勵,國際大廠的裁員仍未止息,投資及消費能力向下走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暗示可能再度降息,以挹注經濟成長動力。
張耀宗指出,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外銷訂單仍受美國經濟影響,加上國內需求力轉弱,預期第三季製造業生產在去年比較基期較高之下,將繼續呈現負成長,不過,減幅將趨緩,可望由兩位數降為個位數的衰退幅度。下半年外銷訂單、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生產指數衰退趨緩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六月淡月不淡,比較基期相對較高,以致今年六月各項指標數字都呈現大幅度衰退,今年七月衰退幅度將有改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