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24日訊】 明嘉靖年間,北京城里有位名裁縫,無論何人,胖瘦高矮,由他縫制的衣服沒有不合身的。有位御史聞訊后找他制官服,奇怪的是他并不忙著量尺寸,而是立馬跪下詢問大人的官齡。
縫人說:相公如果是初任高官,則意高气盛,身軀往往微仰,衣服應后短前長;相公任職稍久,在官場已經過磨練,意气微平,衣服應前后一般長短;相公如果任職久了,而且可能升官,則內心裝著的是謙遜,身體往往微俯,衣服就應前短后長。不听不知道,一听嚇一跳,想不到在京城里做個小小的裁縫匠,還須有如此深奧的學問。
縫人用他獨特的職業性眼光,經過官服看到了當官者的心態,于是,以迎合或者掩飾這种心態來制衣,便獲得了成功。在縫人的哲學里,任何人無論多么老練,多么善于遮掩,他的內心都會流露出來,他的衣裳也就帶著這些色彩。那眼光真可謂入木三分。
(摘自《西窗燭》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