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eline讓顧客自己定价的商業模式能成功嗎?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6月16日訊】旅游網站Priceline.com因采用讓顧客“自己定价”的商業模式而聞名,該公司正在不斷努力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并幵拓經營範圍。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4310萬美元的毛利比上一季度增長了23%,其每股凈虧額3美分也比分析師預計的5至7美分低。
ChinaByte消息,就長遠來看,Priceline將走向死胡同還是能大展宏圖,業內人士的意見從來就沒有統一過,而爭論的焦點就在于:“自己定价”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下面所述的几大問題是否注定了這种模式的失敗?
首先是Priceline的盈利問題。Jupiter Media Metrix的分析師布蘭克(Blank)認為,Priceline是依靠一部分對机票出价過高的顧客來賺錢的,而指望顧客的“天真”來盈利的商業模式不可能長期存在下去。但Legg Mason的分析師安德伍德(Underwood)認為,出价過高的顧客僅占5%不到,Priceline真正靠的是為顧客提供一种權衡利弊的机會。
其次,Priceline的服務不是針對所有用戶的。該網站出售的机票不可退還,購買机票的顧客不知道飛行的航程,而且起飛時間對顧客來說往往不太方便,也常需多次轉机。布蘭克認為,該網站衹能招攬一小群喜愛這類服務的忠實用戶。
再次,Priceline面臨著客戶服務問題。康涅狄格州商業促進局(BBB)在去年9月取消了Priceline的會員資格,因為該机构已接收了300多起關于Priceline的投訴,包括誤導服務,對退款承諾出爾反爾等問題。在12月BBB恢复Priceline的會員資格后,該網站又因顧客投訴召來了康涅狄格州檢察總長的調查。安德伍德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么多投訴,是因為顧客對這种商業模式尚不了解的緣故。
Priceline還受到來自Expedia、Travelocity、Hotwire等同類網站的巨大競爭壓力,這些網站都以更簡單的方式出售机票。另外,Priceline的業務擴展計划也屢屢擱淺,如放棄了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幵展業務的計划,推遲了人壽保險和手机業務的推出時間。布蘭克認為,Priceline在試圖改變經營範圍和擴展業務方面并不成功,因為“人們永遠衹知道它是一家‘自己定价’的在線零售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