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希望之庫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
(http://www.iloveguava.com)
8年來,志願骨髓捐髓者217250人、移植人數277例、尋求配對病患7690人這些平凡的數字,為台灣骨髓捐贈發展留下見證的痕跡。
據東森新聞報導﹐骨髓一滴滴從頸部插管滴入,彷彿另個新生命正在滋長!以前捐髓風氣未開的台灣,血液疾病患者除了等待跨國援助,不然只好等死,或等待奇蹟,多少寶貴的性命,就此被吞噬;1993年,台灣第一座骨髓捐贈資料庫成立,命名為「慈濟基金會台灣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每年全台有500多名血癌患者在爭取生存的權利,但以前國內器官捐贈法令限制骨髓移植,必須在三親等內,所以許多生命因為無法配對成功抱憾而逝,1993年5月,相關法令修正通過後,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的願景,終於露出曙光。
法令修正後,臺大醫院發起籌設骨髓銀行,並與慈濟號召「生命重燃搶救行動」,同年9月,成立台灣地區首座骨髓捐贈中心,衛生署聯合各基金會及慈濟等公益團體,在全台舉辦骨髓捐贈說明會,揭開台灣骨髓捐贈活動的序幕。
1993年10月,臺大醫院將現有的捐髓血液樣本轉到慈濟,台灣第一座骨髓捐贈資料庫成立,命名為「慈濟基金會台灣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首次宣傳活動,就得到840位民眾簽下的捐髓同意書,在當時捐髓風氣未開的社會,這樣的成為給捐髓中心注入一劑強心針。
次年9月,慈濟骨髓捐贈中心首度跨海發揮救命功能,台灣一位19歲女學生的「救命骨髓」,在新加坡順利植入一位16歲馬來西亞華裔少女的體內,成為骨髓捐贈中心首度跨國捐髓的案例。
1995年慈濟骨髓捐贈中心邁向國際化,與香港骨髓捐贈中心簽訂連線合約,次年又與美國、澳洲及新加坡骨髓捐贈中心電腦連線,從此,亞裔血液病患,只要向這些國家其中一個資料庫提出申請,即可獲得最迅速的協助。
兩岸政治上雖然沒有統一,不過生命的珍貴,無種族、無國界﹔骨髓捐贈中成立3年多,終於完成橫跨兩岸的骨髓捐贈。
目前台灣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美國、歐洲)、華人最大的骨髓庫料庫,並為全世界志願捐髓比例最高、拒絕率最低的國家,因而被國際人士稱為「愛心之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