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棋沒有“第一人”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8日訊】 日前,第3屆中國圍棋棋圣戰半決賽戰罷,俞斌、張文東分別以2比1戰胜聶衛平和周鶴洋。這樣,無論決賽的結果如何,到時候中國棋壇都會產生一位新的“棋圣”。
新中國棋壇曾有過三位“棋圣”。聶衛平曾在1988年被國家體委官方授予“棋圣”稱號。當時聶衛平在中日擂台賽上已經取得9連胜,几乎是因他一人之力讓中國圍棋赶上了日本最高水平。聶衛平在多次獲得“全國十佳運動員”之后,有關部門甚至覺得不知該給他什么名譽了,才從古代借來了“棋圣”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事實證明,當時的這一決定是錯誤的,棋圣歷來都不是官方授予的,也從來沒有在當事人有生之年就授的先例。“圣”是一個文化概念,代表的是一种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 }不能說在哪一方面取得了超過所有對手的成績就是“圣”。當年吳清源先生稱霸日本棋壇,台灣曾有人要授予他“棋圣”稱號,他謙虛地謝絕了。吳清源的成就肯定比聶衛平高,這是有目共睹的,而更高的是吳先生的精神境界。因此,盡管吳先生自己不同意,人們還稱他為“昭和之棋圣”、“活著的棋圣”,而稱聶衛平為“棋圣”則多少帶有調侃的味道。据說,中國棋圣戰主辦之初,贊助商曾有過這樣的聲明:“除了棋圣賽的冠軍被稱作棋圣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准用此稱號。”聶衛平自從被授予 妥挸o”之后,就再也沒有過像“棋圣”的成績,當時對他的授“圣”一舉從歷史角度看,也越來越像一場鬧劇。聶衛平的言行也越來越明顯的表明,他自己不是“棋圣”。
過去的兩屆中國棋圣賽產生了兩位“棋圣”:常昊和周鶴洋。這与歷史上的“棋圣”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這只是一個比賽冠軍的頭銜,就如日本十段戰的冠軍被稱作十段一樣,是這個冠軍是十段,不是這項冠軍,他就不是十段了。
韓國也有棋圣賽,但不是他們國內最大的比賽,与中日沒有可比性。中日棋圣賽雖然都是本國最大比賽的冠軍,都可以被稱為國內的“第一人”,但兩國的棋圣得主卻并不一定都能胜任這“第一人”的稱號。日本的棋圣戰從1977年起,至今共25屆 A只有5位棋手獲此殊榮。藤澤秀行蟬聯前面6屆,然后趙治勛和小林光一每人8屆(其中小林光一的是蟬聯,趙治勛的分3次奪得),王立誠2屆,小林覺1屆。除小林覺有曇花一現之感,其他4位都是當時日本棋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們現在的在位 妥挸o”王立誠,除了國內擁有“棋圣”、“十段”、“王座”3大冠,還是國際大賽春蘭杯的冠軍。相反,我們的常昊和周鶴洋不僅國內戰沒有過真正的稱霸,國際戰都是一無所獲,都不敢說自己的“中國第一人”貨真价實。每次都無法蟬聯,也正好 〝L們的棋還沒到“第一人”的水平。因此,常、周兩人便是日本棋圣戰冠軍的檔次也沒有達到。
中國棋圣戰從第3屆起改挑戰賽制為錦標賽制,上一屆冠軍也得從最高棋士戰打起。這對于在位冠軍周鶴洋來說,确實增加了難度,但他到四強時所看到的3個對手俞斌、聶衛平、張文東,其實都不強,應該說他衛冕的可能性最大,但他的表現讓我 怐漲繾p落空了。周鶴洋尚沒有棋外的新聞出來,對棋也專注,怎么也上不去呢?
中國棋壇連自己的“第一人”都沒有,哪里還敢指望稱霸世界呢!(體育參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