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香港要聞

孫中山祕聞藏香港中央圖書館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7日訊】全港最大的公共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鐵定下週四(十七日)開幕。該館建築費約耗資六億九千萬元﹐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並設置多個全港獨有的專題館。

其中﹐文獻閱覽室更珍藏不少名家手稿書札﹐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寫給報人卜少夫的信件﹔另有未曾發表的書稿﹐揭開國夫孫中山不做總統而讓位給袁世凱之謎。

本報將以系列報道﹐從十一樓頂層開始﹐介紹各層的設施和特點。

八及九樓要算是中央圖書館的心臟地帶﹐因是參考圖書館所在地。該館除收藏各類參考資料和書籍外﹐還有珍貴的文獻藏品。藏品雖全放在七樓的書庫﹐但市民如要借閱﹐須到八樓的參考查詢中心登記﹐以及於指定的文獻閱覽室翻看。

中央圖書館(專門參考)圖書館高級館長李光雄表示﹐所有珍貴文獻是在一月十日舉行的「文獻徵集行動」中收集得來﹐現有文獻數量保守估計超過三萬項﹐其中可分為書刊﹑墨寶﹑石刻拓片﹑契約﹑政府通告及手稿等。

李光雄稱﹐文獻藏品中﹐數量最多為書刊﹐近二萬冊﹐其次是手稿。「手稿有作家﹑有名人﹐還有名人的信札﹐如去年逝世的卜少夫先生﹐其子便捐贈出他的一千六百封信﹐全是與當時的名人﹑學術界人士及政要的來往書信﹐其中一封更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寫給他的。」

部分藏品更有未曾發表的書籍。「有一套全是手稿的書﹐作者曾跟從國父孫中山搞革命﹐內容全為其個人經歷﹐內有很多近代史資料﹐如提及孫中山為何不做總統﹐讓給袁世凱﹐這人後來來港搞電影﹐並曾提拔白燕。」李光雄說。

李指出﹐文獻徵集行動不會因開館而結束﹐會一直舉辦下去。為推廣該批藏品﹐開館後會與上海圖書館合作﹐舉辦《近代中國文獻特藏展》﹐各自把珍藏展覽出來。「部分本地展品﹐為早期內地來港太史的墨寶﹐還有內地來港的探花朱汝珍的書法。墨寶藏品是由賴恬昌教授捐贈﹐因其父親賴際熙太史﹐為港大最早的中文系系主任﹐他與一批太史從內地來港後﹐組織學海書樓。」李光雄說。

中央圖書館收集的珍藏文獻﹐部分因年代久遠﹐較為殘破﹐館內特設修復組﹐專門修復文獻破舊部分﹐並定出妥善保存及排放方法。李光雄稱﹐開館時﹐不能一次過將全部文獻供市民借閱。

八樓還設有文學資料室﹐旨在向市民推廣本地文學﹐李稱﹕「藏書除有近代本地文學作品﹐還有早期文學書刊﹐這些早期資料﹐很多是從『文獻徵集行動』中得來﹐如人人文學﹑中國學生周報等。」

李光雄強調﹐「文獻徵集行動」不止收集中文資料﹐也歡迎市民捐贈英文資料﹐他們早前便收集到數本二百年前出版的書籍﹐如英國文學及莎士比亞全集等。所有文獻均不許外借﹐部分資料如私人信札等﹐不可影印。李光雄表示﹐因仍在蒐集及整理階段﹐故開館後﹐不一定所有文獻可供市民使用﹐只能「做好多少﹐推出多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魏京生:立足海外 長期奮戰 (5/2/2001)
  • 童振源: 貪污是獨裁政權的腫瘤 (4/27/2001)
  • 伊能靜能否出演宋慶齡尚未确定 (4/20/2001)
  • 台灣歌手伊能靜將出演宋慶齡 (4/17/2001)
  • 孫中山的孫女: 國民黨真的該爭氣了 (4/4/2001)
  • 【紀元特稿】一痴: 江澤民自白与《臥虎藏龍》現象 (3/28/2001)
  • 沈淦:閑話孫中山 (3/27/2001)
  • 歷史回顧:毛澤東与王稼祥開國前夕共議建都 (3/22/2001)
  • 香港街頭展現國父孫中山照片 (3/13/2001)
  • 短訊:廣州紀念孫中山逝世七十六周年 (3/13/2001)
  • 世紀呼喚孫中山先生 (3/12/2001)
  • 上海、湖北舉行儀式紀念孫中山逝世76周年 (3/12/2001)
  • 連戰十八日將赴夏威夷參加孫中山先生研討會 (1/4/2001)
  • 蘭述: 中國民主与人權的新希望 (12/27/2000)
  • 疆 獨 (12/10/2000)
  • 88吨巨石鑄成偉人孫中山 (12/3/2000)
  • 中國開拍歷史片《黃埔軍人》 首度正面呈現蔣公形象 (11/25/2000)
  • 中共政協紀念國父孫中山誕辰一百三十四周年 (11/13/2000)
  • 台灣在野三党支持罷免總統 指責陳水扁主政以來獨斷專行 (11/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