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27日訊】曾听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老婦人,丈夫去世很早,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兩個儿子撫養成人。儿子長大以后,大儿子燒木炭,二儿子做雨傘。老人天天為儿子們的生計擔心,天陰下雨了,她擔心大儿子的木炭賣不出去,天晴了,她又擔心二儿子的雨傘賣不出去,每天都生活在焦慮和懮愁之中,終于病倒了,親戚聞訊后來看她,得知了她生病的原因后,就對她說:“你應該這樣想,下雨天二儿子的雨傘好賣了,晴天大儿子的木炭好賣了,這樣你才能高興起來,身體才能好。”老婦人按照她的話去做,果然每天都快快樂樂的,身體狀況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這個故事很小,但它說明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結果是竭然不同的。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當她第一次向別人訴說儿子的不幸時,別人滿怀同情地傾听,并給以真摯的安慰,可是當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時,不僅再也得不到同情,反而使人們一見她如臨大敵,赶快躲得遠遠的。這個悲劇的原因就在于祥林嫂一味沉浸在自責和后悔之中。生活中不順或不幸是經常發生的,一旦發生了,不應假設、自責和后悔,而應像卡耐基說得那樣:第一,想想這件事還會坏到什么程度,第二、分析一下問題產生的原因,第三、馬上制定對策開始行動。做到這一點,在悲痛過后,就一定會堅強地站起來,面對不順和不幸敢于說“不”,以積極、熱情和豁達的態度去走好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許你是一位在政壇上跋涉多年的成功者,可是突然某一天,莫名其妙地在仕途之路上被人撞翻了或被擠到了路下邊,這時你若老是想著我如何創業、過五關斬六將,那你的心里就永遠也找不到平衡,越是不平衡就越是气憤,這就像是安在心靈上的一枚炸彈,一旦爆炸將不可收拾。所以,當我們一旦面對這种情況的時候,最好是沉下心來,靜靜地找一找原因,如果是因為自己不慎,那就別怨天尤人,而應認真地面壁思過。如果是因為外力的原因,也不要气餒,想想前面的路該怎么走。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名士,因不公正而飽受左遷或罷官之苦,在政壇上失敗了,卻在异處崛起,或是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詩文,或是留下了不朽的畫卷。
每個人都在書寫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路是不一樣的,遇到了難事,不妨另辟蹊徑,也許這樣能更好地發揮你的潛質,瀟瀟洒洒地走好人生之路。
(思想的境界論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