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8月試射低空反彈道飛彈 可媲美「愛國者」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6日訊】台灣國防部高層將領透露,中山科學研究院將於今年8月於屏東與台東縣之間外海,進行低空層反戰術彈道飛彈(ATBM)試射,目前整個測試作業已接近完成階段。
軍方表示,一旦系統測試完成,就可以少量生產,先行提升系統偵測能量,以及修正介面以整合於「天弓」及「愛國者」兩型防空飛彈之中。
據透露,預定在8月間進行的實彈測試,會由台東縣成功地區發射一枚天弓飛彈,這是一枚裝備啞彈的靶彈,以假想為來襲的飛彈。位於屏東縣恆春的九鵬飛彈基地,則試射一枚由中科院研發的低空層、具有反電子干擾、雷達主動導引能力的反戰術彈道飛彈加以攔截。
據了解,ATBM已進入武器系統研發最後的「射控整合飛試」階段,中科院是97年引進雷達主動導引、偵查追蹤、運算能力的武器研發技術,利用現有的天弓二型地對空防空飛彈,改良成具有反電子干擾、主動計算來襲敵彈飛行軌跡及追蹤能力的ATBM。
99年9月,中科院首度成功在屏東及台東之間外海試射一枚ATBM,當時飛彈直接命中靶彈。軍方測試人員從雷達螢幕上,清楚地觀察到飛彈破片墜落海面的軌跡,顯示當時中科院開發ATBM的關鍵技術已相當成功。中科院官員也相當自豪的指出,ATBM性能已可媲美美國陸基型第三代「愛國者」飛彈(PAC3),攔截能力相當強。
ATBM的整個建構計劃早在去年2月已完成先期準備,氣動遙測彈也完成組裝。但由於正值總統選舉,當時的國防部長唐飛決定暫時停止計劃。據透露,此舉是為配合改善兩岸關係政策。
國防部官員雖不願證實中科院將重新進行ATBM的測試作業,但官員並不否認的指出,去年唐飛曾表示,即使在沒有外界的協助下,台灣都決意發展自己的反飛彈防禦系統。
官員表示,大陸共有7個設有M-9和M-11裝備的飛彈基地目標指向台灣。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別無其他選擇,只有建立反飛彈防禦體系。但台灣成立反飛彈體系,並不表示台灣已經決定參與由美國主導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台灣目前計劃的,是一項低層的台灣飛彈防禦體系。自己研發將花費較長的時間。「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進行。」
﹝東森新聞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