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之夢之米盧時代:表演用嘴還是用腳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3日訊】米盧在剛接手中國男足時曾信誓旦旦,要把中國隊改造成一支有特點、有風格的球隊。但是從22日世界杯預選賽上對馬爾代夫隊的首場比賽來看,我們卻沒有看到一個有特點、有風格的中國隊。如果不是米盧坐在教練席上,我們還會以為還是以往的施拉普納或者戚務生在帶隊。看來,米盧這位“神奇”的教練并不是神,他難免也會俗那么一回。
米盧帶來了什么?沒有
在蘇永舜時代的國家隊,人們公認那是技術型的國家隊。在曾雪麟和高丰文的時代,中國足球逐漸轉向身體力量型的風格。拋開成功与否不說,我們還是可以感覺到這一段時間國家隊的變化。而到了施拉普納時代,他要求國家隊的“豹子”作風雖然只是紙上談兵,但我們還是“享受”了這位酷似“公關大師”的思想和口號。在戚務生時代,雖然球迷罵聲不斷,但我們也知道了什么叫优柔寡斷。可是到了米盧的時代,我們感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米盧沒有給我們的國家隊在戰術上帶來一點點變化。
米盧曾經說過,他要在中國創造一個神話,將國家隊改造成一支有技術、有身體、有速度、有戰術的球隊。但是現在看來,米盧并沒有神起來。在与馬爾代夫隊的比賽中,中國隊在身體上确實很占优勢,但這是建立在馬爾代夫球員“先天不足”的基礎之上。可就是在這种身體占絕對优勢的情況下,中國隊只懂得原來的長傳沖吊,地面的配合戰術少得可怜,更何況在這極少的地面戰術配合時還失誤頻頻。
在中國隊攻進的10個球中,只有在下半場13分鐘楊晨和18分鐘謝暉用腳射進的那兩個球還算有點意識,可以稱得上精彩,其它的進球就只能用乏味來形容,就連楊晨在場上都對隊友一成不變的長傳沖吊感到不滿。
米盧變成了什么?有點
屁股決定腦袋,這話雖然俗了點,但是卻一針見血、寓意深刻。因為有些人的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樣了,所以逐漸引起了他們腦袋里思想的退化,直至俗化。現在的米盧就是這樣,帥位坐熱了,性格也沒有了。
米盧的俗化體現在他的一些令人費解的“言行藝術表演”。米盧原來的話很多、很直接,也很幽默。可是現在,他總是以“不是壓力產生的嚴肅”和寡言面對大家。這是為什么?可能是因為在國足主帥的位置上呆了一段時間后,已經學會了“為官之道”,逐漸傳染上了用“領導式”的作風來玩足球。于是米盧在許多事情的決定上變得婆婆媽媽、畏首畏尾。
原來還可以听到米盧對國足不足的尖銳批評,可是現在我們听到的几乎都是他的辯解或一廂情愿的“幽默”。反正就是告訴你們:我米盧手下無庸將,不會有錯誤的決定。我帶的國家隊也永遠都是完美的。在22日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對李鐵許多失誤的開脫就是米盧變化的最好例子。按照米盧的邏輯,即使是調教一頭驢,只要能在90分鐘不停地瞎跑,也是不應該換下場的。
作為一隊之帥,絕對應該是個性格教練,能布置出有創意的戰術,起用“黑馬”式的球員,表演出以弱胜強的戰役。可是現在米盧已經沒有這樣的性格了,我真擔心中國隊還會更俗下去。
(南方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