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听原野

李登建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7日訊】

原野疲憊地躺下來,勞作后的漢子似地攤平四肢,對著天空敞開寬厚、結實的胸膛。

就在我對面的這些樹,叫你簡直不敢相認,它們變得這么丑陋了,它們脫去了銀光閃閃的鎧甲,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著一道道小口子,如同農人生了凍瘡的皴裂的手,僵直地扎熬著,再沒有往日那瀟洒、优美而夸張的舞姿,漫天鵝毛大雪飄洒時才會替它們包一層絮棉。有一株樹許是負載過太多太重的果實,樹身前傾,壓彎的枝條几乎触到地面,顯得矮小、衰老、衣衫襤褸,你不由得好生怜憫,它自己卻并不在意,好像正沉浸于一團美夢,肯定又夢見頭頂抽出簇簇新芽,新芽上綴滿露珠的寶石……

這片林子后面的樹則散漫、自由、輕松得多,它們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頭,或稀稀落落地順著溝渠遛達成一趟儿,或獨個儿在田間佇望、徘徊……很像丹青妙手恣意揮毫遺落的墨痕。遠樹無枝,遠人無目,你看不清它們的模樣,像被雷電劈斷、燒焦了半邊身子,誰因為根毛吸不足水分早早枯干了須發,誰的膀子上長了一堆圓鼓鼓的毒瘤,你全然不知曉。甚至它們各是啥樹种你也說不上來,你喊不出它們的名字,其實對它們來說這不重要,原野上的樹有無姓名是無所謂的。再蔓延開去的樹就模糊了間距、姿勢,僅剩一抹灰了,淺灰,深灰,很長很長猶如峰巒起伏的山脈,綿綿地橫亙在天邊。

冬天的日頭總是躲得那么遠,像只斷了線的風箏使勁往霄外掙,有時藏在如鉛的云層好几天不露面,宇間混濁晦暗,酷似我讀過的俄羅斯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背景的色調。“平林漠漠煙如織”,濃濃淡淡的霧靄終日在低空繚繞,它的憂郁感染了樹們,一株株面色陰冷。空气仿佛凝滯了,即使近前的樹也不見樹梢晃動。它們就這樣默默地呆在那儿。它們沒有言語。渾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廣闊的原野越發坦蕩如砥無際無垠。

我走下河岸,來到林子中,与樹們緊挨著站在一塊儿,摸摸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撫摸樹們蒼白失血的肌膚,踮踮腳,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們冰涼的軀体泛著溫熱,我能感覺到它們的脈跳、喘息和微顫,能感覺到它們在思慮什么,為了什么愁悶。此時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們活得并不輕松,活得如此艱難,它們在把痛苦、憂傷咀嚼后咽進肚里,在悄無聲息地承受著命運壓給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我為它們悲哀:你們怎么就不怨恨、不憤怒、不呼號、不抗爭?!

原野太平靜了,平靜得令人絕望。

隱隱地,原野深處傳來絲絲聲音,細听又似乎什么都沒有,不,是漸漸清晰,漸漸擴大,像鋼鐵錚錚的撞擊聲,像海潮裂岸的轟鳴,像万鈞雷霆的震蕩,它迅速滾過整個原野,無數頭巨獸般瘋狂地搖撼著原野,要把原野翻個個儿,一陣劇顛,樹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  啪啪地往下掉。雖然我還分辨不出這聲音是笑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經被一股無敵的力量、蓬勃的生机所裹挾、所推動,我眼前喧囂起洶洶涌涌、鋪天蓋地的綠意,我听見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嬰儿般呱呱叫著誕生!

我不知道這聲音來自樹們,還是我的幻覺。

原野的平靜是一种大平靜。

(生活時報)


    相關文章
    

  • 吳蓓:向江祺生致敬 (3/26/2001)    
  • 美國爆炸案死刑犯被24小時直播死刑現場 (3/23/2001)    
  • 當選周年紀念日 陳水扁追思民進党前輩 (3/18/2001)    
  • 各州長各抒已見 布什承諾仔細傾听 (2/26/2001)    
  • 從蔡琴的歌中感悟人生 (2/15/2001)    
  • 傾听与傾訴 (1/28/2001)    
  • 陳總統聘高雄縣前國代陳義秋為國策顧問 (1/20/2001)    
  • 特別新聞:走進內幕傾听呼聲 (1/18/2001)    
  • 東京自殺熱線忙傾听 (12/17/2000)    
  • 希拉里出書《歡迎光臨白宮》 克林頓祝賀白宮落成兩百年 (11/29/2000)    
  • 挪威公主錄制童話節目 現身說法公主与豌豆的關系 (11/29/2000)    
  • 中國希望美國新總統能積极采取措施發展兩國關系 (11/23/2000)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作家劉元舉在保持了多日的沉默后,終于將要走到前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 陳水扁總統今天聘請高雄縣籍前國大代表陳義秋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希望藉以多傾听地方与人民的聲音。
    • 听蔡琴的歌需要一种安詳。或許你不必跟著應和,但一定要靜心。比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比如在一抹夕陽下坐在茶室中品說的時候。听蔡琴的歌,好比細細地斟飲一杯老酒,也許這老酒并不太有名气。當今的紅歌星是讓人看相和看鬧,而蔡琴則是讓人安靜地傾听心的細語,這時已沒有了要養眼的欲念和不安分的浮躁。
    • 布什政府25日主動承諾傾听全國州長的意見,向他們保証絕對不會忽視州政府的需求。
    • 今天是陳水扁總統當選一周年的日子,不過陳總統沒有任何慶祝活動,而是到前民進党主席黃信介的墓園獻花致意,總統表示,民主制度不是一言堂,身為總統各种意見都要傾听......
    • 特爾和特是美國印地安納与伊利諾伊兩州臨界的小鎮,有近6万人口。在這個平靜安宁的小鎮中正在上演著這出活生生的死刑前奏,因為這里的聯邦監獄中關押著死刑審判的主角——邁克威。在監獄門外廣闊的草坪上,盛大演出一般的准備工作正在展開。各大新聞媒体正在緊鑼密鼓地准備,用木柱圈起場地,選取拍攝最佳位置。如果邁克威本人在監獄牢房中仔細傾听的話他甚至可以听見場地上安裝設備支架的鐵錘敲擊聲,這些裝置將被安放在監獄門前臨時公共廣場上,在指定區域內將有成千上万的記者和觀看者、示威者云集于此。

    • 江祺生是极為罕見的人,在中國現行制度下,一個人往往不是居高臨下,喜歡控制他人,就是順從權威,唯命是從。而江祺生從來不以自己的學識或磨難自居,無論什么人和他說話,他總是睜大著眼睛,專注地傾听,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面對民運人士中的令人尊敬的前輩,他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既使可能會惹對方不快。他敢于爭論,他相信真理是超越個人經歷、學識、地位和身份的,是超越個人恩恩怨怨的。江祺生獨立而不傲慢,理智而不張狂。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平等、寬容、尊重的交往准則。我想民主、自由的理想可能正是從人和人的交往方式開始,從自身的每日行為起步,而不是僅僅依賴制度的變更。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電影從媽媽秀雅留給兒子鄭志浩的畫冊開始,用動畫的形式引出雲國及企鵝母子間溫暖的親情故事,讓影片一開始就具備了一種夢幻般美好,也暗示了後續劇情發展脈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