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解中美台三角習題 不如靜觀其變
【大紀元3月21日訊】 中共副總理錢其琛將在23日會晤美國新任總統布什,這是美國新總統上任后雙邊高層的首度接触,也是美方藉机展現「新台海政策」的時机,更是北京探測華府政策底線的机會。但种种跡象顯示,在新軌道運轉中的中美台三邊關系,似充滿了各种不确定性,令人有隨時可能傾覆的危机感。
据工商時報報道,毫無疑問,美國在布什當選總統及共和党保守勢力重躍主流后,由前總統柯林頓辛苦營造八年的「正面中國形象」,正逐步消失和瓦解。這不僅僅是因國會中充滿了「反中」勢力,新成立的國務院班底一步步地檢討前任總統對華政策蘊含的「正當性」也是主因。目前受到檢討的政策包括「戰略夥伴」、「建設性參与」、「中美軍事交流合作計划」以及對台的「三不」。
事實上,如何克服「反中親台」的主流氛圍,才是錢此行任務的主要難點。錢此行目的可概分三方面:一是了解美國新政府對華政策的延展性;二是向美國新政府陳述中國對美及對台底線;三是說服美國在戰略上不要實施兩极對抗的飛彈防御系統,不要售台神盾艦。但依現勢來看,錢其琛的任務只能完成部份,理由很清楚,媒体一面倒隨時可能把錢的言論作負面解讀,此舉印証了當前關系的不确定。
從宏觀面向分析,美國在新政府及新世紀的戰略架构,亦是中國亟待觀察的指標。「中國究竟是敵是友?」這個疑問充滿在美國民眾心中;但美國在新保守主義抬頭下是否已做好和中國開戰的准備的疑問,也触動北京領導階層的神經。錢其琛華府行之際,不少美國學界智庫就提到,如果布希和錢其琛不能在軍售及飛彈系統上達成共識,兩國戰略終將走向戰爭設計一途。
同樣,如果美國內部保守力量都不諱言將改變當前台海現狀,將失衡的天平往台灣靠攏的話;共和党執政后的种种作為,自然引起中共內部的警惕,而可能導致中共內部對全球戰略架构及對美政策的新一波檢討攻勢。錢其琛今天說「軍售神盾艦對雙邊關系的衝擊將非常嚴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共軍內的聲音。
總歸來說,美國新政府的中國政策天平,無疑已向台灣移動。現在到明年,雙邊關系必然在摩擦和妥協中「擺湯」,雙邊也都會對彼此「听其言,觀其行」。或許誠如錢其琛所言,不管關系好或坏,最后總能找出解決辦法。這樣最好。但如果客觀形勢不隨人的意志而轉移,台灣就必須評估一旦獲得神盾艦,或被納入美國的TMD后,如何在中美台三邊關系及台海這個「作戰平台」上的自處之道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