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申:江西芳林小學爆炸一事,責任在中央
政策問題要用政策來解決
【大紀元時報3月13日專訪】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主席劉凱申先生說,“不是瘋子不瘋子的問題,也不是老師、學校的問題,江西芳林小學爆炸一事,責任在中央”。
劉凱申先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中國人的傳統是注重教育,農民再窮,會節衣縮食也要供儿女上學。也就是說,歷史上中國人一直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的。那么,政府的政策有沒有按照人民的意念,把教育放在优先位子呢,答案是沒有。
劉先生說,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老師和學校不會把校舍當成工厂、把學生當成童工的。在中國,普遍性的教師工資偏低、教師工資拖欠,教育經費嚴重不足,這是本次事件反映出來的真實情況。所以說,江西芳林小學爆炸一事,不是一個偶發事件,不是一個瘋子事件,而是一個反映本質的典型事例;那就是,政府的政策沒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上。
國家沒錢嗎,不是的,劉先生說,現在應該是歷史上最有錢的時候。國家光外匯存款就有一千多億,最近,國家為改善軍人待遇出了錢;還買了那么多軍火和廢航空母艦。能改善軍人為什么就不能改善教師的待遇呢?只是老師的聲音無法反映出來而被欺負而已。
國家政策上,就是再有錢的美國也是采用公立學校為主,私立學校為輔,慈善樂捐為次輔的政策。如果要把次序倒過來,那么必然會嚴重失策。然而,教育對于發展是如此的重要,為什么台灣能在電腦高科技上完全优勢于其他東南亞國家,就是因為台灣曾化血本、把教育放在發展的首位的結果。
劉先生最后說,要真正重視教育,就必須在政策層面上進行改革。怎樣設立一种監督机制,譬如,媒体、司法、各級政府等等來保障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不論政府個別人的意念如何,也能保障把重視教育的民意變成政府的政策。這是當代中國社會最根本的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