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同讀五年級
【大紀元2月9日訊】黃翎鈺和高倩儀都是五年級學生,一個才十歲,另一個差不多四十歲。
高倩儀不懂的數學題,會問黃翎鈺;黃翎鈺也一樣,大家時常一起溫習。只是,高倩儀每天還要買菜、洗衫、煮飯……
「有時同學打電話來找我媽媽請教功課,我說『她上學去』,他們就知道原來我媽媽也在上學呢。」同學知道了這個「秘密」,第一個反應就是笑。翎鈺卻無不快,「很好呀!我不懂的可問媽媽。」
媽媽高倩儀放下書本廿多年,前年下定決心到屯門官立中學成人中心讀四年班,都是為了追上女儿的學習程度,「起初我十分抗拒,只要想起數學,腦子就會空白一片。于是我的丈夫和兩個女儿就常常聯合起來,用一雙帶吁笑意的眼睛牢看吁我,要我把數學題的答案計算出來……」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數學是高倩儀的弱項,想起儿時學數,總是似懂非懂的。
高倩儀一直在元朗長大。小時候住石屋,讀村校,那儿屋与屋之間疏疏落落的,她又是家中獨女,有什么問題都放在心上,甚少請教老師和同學。
家人無力供養升學,自己成績又不佳,高倩儀小學畢業后即到級灣當車衣女工。十六歲時,她矢志要早上車衣,晚上到英專進修,但終被「黑暗」擊退。「那時夜晚回家要走一條很長的路,沒有街燈,入村要走十五分鐘……有一條路,旁邊有個很大的墓地。」她當時害怕得用五分鐘就走完那條要走十五分鐘的路,最后只捱了半年,現在想起來,她也感到很可惜。
接近四十歲的今天,高倩儀不再住在元朗,不用再穿梭漆黑的小徑,上學卻仍舊要忍受寒風刺骨的冬晚。
面對似曾相識的中、英、數、常識科,她的吸收能力已大不如前,有時即使花數小時也未能成功串熟一個生字。
她坦承自己沒有恒心,這次不敢擔保可以升讀中學,但至少她決心要完成小學課程。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