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半個世紀的希望:第一艘大陸直航船抵達金門
【大紀元2月6日訊】一艘載有一群中國大陸的老年人的渡輪已經從中國大陸直航抵達台灣管轄的金門島。
雙向直航
今年一月二日,金門島曾有兩艘船駛往廈門,圖為其中一艘
這是自從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以來第一艘從中國大陸抵達金門島的船只。
BBC報導,今年一月二日,金門島方面曾經有兩艘船只駛往廈門,那是中台之間的第一次直航。
這艘名為”鼓浪嶼”的渡輪從中國大陸的廈門港出發,渡輪上載有92人,在當地時間中午12點抵達离廈門只有几公里的金門島。
當船抵達金門料羅港時,金門縣縣長陳水在、台灣陸委會副主委鄧振中和數百名親屬前往碼頭迎接。
金門縣李氏宗親會130多人也在“鼓浪嶼號”渡輪下午返航廈門時搭乘原船赴廈門,再轉赴泉州、同安等地祭祖。這是第一次出現雙方在同一天互有往來的雙向直航。
分隔半個多世紀
在船上的92人中,有76名原籍金門的老人,10名工作人員和6名記者。
76名原籍金門的老人在抵達金門島后,要与金門島上的親屬共度四天的時光。他們已經有50多年沒有見到這些親屬了。
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時,這些老人留在了大陸。半個多世紀以來,由于台灣政府禁止兩岸間的交往,金門家鄉,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可望而不可及。
2001年1月1日,台灣政府允許金門和馬祖外島与中國大陸實現直接通航。第二天,就有兩艘船從金門航行到大陸。
這次,中國大陸的“鼓浪嶼號”渡輪又成為第一艘被允許正式在金門靠岸的大陸船只。
何時小三通變為大三通?
台灣的几艘渡輪在年初已經完成了直航的創舉,當大陸渡輪抵達金門,將標志著兩岸直接通航圓滿成功。
雖然台灣政府至今仍然因為安全方面的考慮,不愿馬上開放海峽兩岸的大三通,也就是台灣和大陸之間的全面通航、通郵和通商,但是台灣民間,特別是工商界為了進一步打開大陸市場,同時利用大陸的勞動力資源,正進一步向台灣當局施加壓力。
北京方面一直表示愿意立即實現大三通,唯一條件是:台灣必須首先承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就是大三通必須被看作是國內事務處理。
相關文章
- 旅居福建100名金門老鄉50年來將首次直航金門 (2/5/2001)
- 金廈雙向直航今日啟動, 金門清晨炮聲引起虛惊 (2/5/2001)
- 金門酒厂出水口雁鴨景致賞心悅目 (2/5/2001)
- 小三通: 中國船只將直航金門 (2/4/2001)
- 蔡英文新世紀大陸經貿政策 (2/2/2001)
- 中部4縣市長擬直航廈門推動兩岸經貿 (1/31/2001)
- 濃霧彌漫金門宕机 (1/26/2001)
- 兩岸小三通打擊海岸走私活動 (1/25/2001)
- 金馬、馬祖百年十大新聞 (1/24/2001)
- 金廈小三通人道首航敲定日期 (1/24/2001)
- 海霧彌漫金門台金航班大亂 (1/24/2001)
- 金門市場 中國南北年貨受青睞 (1/22/2001)
- 台商燦坤集團首進金門設點 (1/22/2001)
- 往返金門廈門首艘大陸包船將出發 (1/21/2001)
- 金門成立首支巡守隊 加入打擊犯罪行列 (1/19/2001)
- 陳水扁巡視金門 十艘「成功艇」隨行 (1/18/2001)
- 兩岸小三通再次受阻 (1/15/2001)
- 台立榮航空一班机降落時爆胎 (1/15/2001)
- 金門警方查獲小額貿易案四人落网 (1/1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