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希望:台灣人對前途的自由選擇列入美國政策
【大紀元2月16日訊】 台灣總統陳水扁昨天向美國試探,是否能將“台灣人民對未來前途的自由選擇”,列入美國新政府的兩岸政策。
据聯合早報報道,陳水扁昨天上午在會見前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陸士達(Stanley Roth)時,對陸士達提出兩岸簽署“中程協議”的主張,以及對美國現任國務卿鮑威爾提出階段性解決兩岸問題的方法,表示可以考慮。
他說:“中程協議絕對不是解決兩岸政治問題的最終、唯一的方案,但可以作為兩岸解決爭議的過程中,建立某种政治意涵的協議和諒解。”“如果說在第一階段,兩岸能夠有任何的協議或某种安排,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那么在第二階段就應該要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要獲得台灣人民的同意或接受,而不能由兩岸人民來共同決定台灣的未來。所以,尊重台灣人民自由選擇台灣的未來,是不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
對于過去美國社會曾有人認為台灣是美國的“負債”或“麻煩制造者”,陳水扁指出,台灣不僅是穩定的机制,其生存与發展是亞太安全与和平的最大支柱,符合美國和亞太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
陳水扁還說,他上台時就有心完成兩岸關系正常化,但北京沒能把握台灣政党輪替的“机會之窗”,是一項嚴重錯誤。
陸士達曾在今年1月11日亞洲協會的演講中,對北京放棄台灣政党輪替的机會,避免与新政府接触,卻拉攏在野人士、忽略執政者的做法,表示不以為然。陳水扁對此表示感動和欽佩之意,他說政策的制定与執行都是由執政者負責,大陸政府的這一做法是不明智的。
陳水扁并一再強調他的律師出身,指出律師的性格是務實、理性,能解決問題。他相信在他之后的繼任者,難以實質改善兩岸關系。
他進一步表示,兩岸應求同存异,“對話、交流、擱置爭議”才是有效改善兩岸關系最重要關鍵;兩岸問題不能解決,責任不在台灣。陳水扁并以他的元旦談話內容強調,兩岸應先在經貿、文化上統合,追求永久和平,如此才能使政治統合上,有無限合作空間。
剛卸下亞太助理國務卿的陸士達,昨天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的陪同下,前往總統府拜會陳水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