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推荐 shouye
財經消息

華爾街英雄出少年

【大紀元2月11日訊】 華爾街投資權威一個比一個年輕,最近几個剛出名的毛頭小伙子,在1987年股市大崩盤的時候恐怕還在包尿布。

据經濟日報報道, 最近市面上就至少有兩本有關如何投資的書,是由18歲的小伙子所寫的。另外還有一本由兩位年僅20歲大學生寫的新書,也即將在今年出版。這些書的銷售對象以MTV世代的年輕人為主,不過,讀者的年齡層顯然已漸漸擴大。

現年18歲,「華爾街少年鬼才万全投資法」一書作者李伯維茲(Jay Liebowitz)表示,他經營投資電子報的讀者約有四分之一的年紀在25歲以上,有時甚至會收到年長讀者詢問像「我該怎麼管理自己的退休金管理帳戶(IRA)」之類的問題。不過也有讀者不客气地質疑:「在上一回股市大崩盤才五歲大的人有資格提供投資建議嗎?」

專家認為,這要看情況而定。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大一大二學生財務金融的胡格特(John Huggard)表示,如果這些小伙子光憑自己的操盤經驗提供建議,那倒值得怀疑。他說,若投資人只有18歲,他大概只有一年的股市經驗。不過,若這個年紀的投資人能「廣讀相關書籍,從其他頂尖投資人取得資訊,并与同年齡讀者分享,未嘗不是好事」。

而這正是多數這些少年投資作者采用的方法。像李伯維茲和另一位最近也出書的18歲的投資作者史代爾(MichaelStahl),除傳授自己的投資經驗,也不忘舉用彼得.林區(Peter Lynch)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概念。

史代爾說:「青少年不喜歡大人看不起他們,」史代爾第一本著作「趁早致富:給年輕人的投資指南」在去年11月出版。他目前和李伯維茲同樣就讀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史代爾也經營一個以年輕人為訴求的就業网站,并与同好成立兩個投資社團。

一般來說,這些年輕投資顧問信守的投資策略稍嫌保守,不外是:趁早投資、長期持股、避免炒短線、選擇權、和新上市股票(IPO)等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不過,較令人爭議的是,他們著眼於投資個股。多數經驗丰富的專家於年輕投資人本錢不多,往往會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一方面可分散投資組合。「投資個股是輸家的作為。」先鋒集團(Vanguard)創辦人及前董事長包格(John C. Bogle)這麼認為。他長久以來大力鼓吹投資指數型基金。他表示,年輕投資人透過指數投資整個市場,報酬率會好得多。

李伯維茲對此并無异議,他承認,他在寫書時,确實太過強調個股,而忽視指數型基金的价值。他并且說:「我的确高估年輕人的投資能力。」

說到年輕投資專家,就不由得讓人想起1994年登上華爾街日報頭版的華裔少年司徒炎恩。他在15歲即開始管理一個規模3万美元的私人基金,17歲出版「神童的華爾街投資指南:我能獲利34%,你也能」一書。他這支与自己同名的司徒炎恩基金(Matt Seto Fund),在1993年至1997年平均年報酬率逾30%。

目前22歲的司徒炎恩已不再管理這支基金。他表示,如果去年仍管理這支基金,他有把握胜過大盤,但不敢保証能再創30%的投資報酬率。他目前是一家企業間電子商務网站的創辦人。他也慨嘆去年网路業難做,不過還好熬了過來。年輕投資人最大的优勢,在於他們長期布局的戰線可以拉得更長,不過要掌握這個概念或許并非易事。財經書籍代理商奈夫表示,對於青少年而言,所謂「長期也許只意味到高中畢業」。


    相關文章

    

  • 朱熔基再掌金融 (2/11/2001)    
  • 神秘人物操縱中國股市 (2/10/2001)    
  • 日本新股市措施未能振興市場信心 (2/10/2001)    
  • 投資外幣買賣 當心受騙 (2/9/2001)    
  • 美股大跌 道瓊Nasdaq雙雙下挫近百 (2/9/2001)    
  • 朱噷基整頓股市 國有企業叫苦 (2/9/2001)    
  • 外商投資者行賄中共官員探秘 (2/9/2001)    
  • 河北:邯鄲的遮丑牆?遺臭牆?(圖) (2/9/2001)    
  • 投資零售類股的時机 (2/9/2001)    
  • 《臥虎藏龍》入圍奧斯卡 (2/9/2001)    
  • 朱(金)容基整頓股市 國有企業首當其衝 (2/8/2001)    
  • 風險投資連續連續三個季度下滑 (2/8/2001)    
  • 為提升收視率 美國三大電視网各自推出不同噱頭 (2/7/2001)    
  • 行政院會通過 大陸設台商學校 (2/7/2001)    
  • 新債大舉入市 國債价格下跌 (2/7/2001)    
  • 華爾街二重奏, 股票和債券孰能得利? (2/7/2001)    
  • 深滬綜指節后連續三日收低 (2/7/2001)    
  • 日本經濟仍低迷 (2/7/2001)    
  • 東京股市收高 (2/7/2001)    
  • 思科季度報告影響亞洲 Nasdaq-100合同夜間下落 (2/7/2001)

  •